第2章 返老还童[第2页/共4页]
苏东坡闭上眼睛,叹了口气。小男孩见苏东坡神情庄严,似有很多苦衷,便仰起小脸问道:“先生可有甚么话对我说,好留作念想,不知今后还能不能见到先生。”看向苏东坡,目不转睛,那嘴角暴露一丝浅笑。
苏东坡接着道:“这首诗,你可不懂,这不怪你。我当时在修禅,已恐惧世俗流言,甚么讽刺、痛苦、欢乐、荣辱等都已不能摆荡我心。写完后,老夫几次吟诵这首新作,非常对劲,就派我家王朝云女人送给了老友佛印。我想,佛印这佛家高人看了此偈,也定会佩服我这一知半解的礼佛人。”说话间又取出那胭脂味帕子闻了闻。
小男孩诘问,苏东坡神情庄严道:“便是没见过范文正公。”小男孩点点头,叫道:“承平先生说过,他与司马光、王安石称兄道弟,还见过欧阳修。范仲淹嘛,或许见过。”
苏东坡一怔,耸了耸肩,惊道:“本来是他,那但是了不起的名流,很有学问。当年神宗天子也夸他,说他有老庄、孔孟的聪明,有韩愈、柳宗元的大才,有李白、杜甫的诗情,有范文正公的胸怀。我还传闻他当年拜师龙虎山,有一身好技艺。可惜,老夫不会舞枪弄棒,如若不然,便要去投奔种家军了,那但是范文正公汲引过的。我此生有一大憾事。”
小男孩一听是趣事,就睁大双眼,饶有兴趣的问道:“先生,我最爱听故事了,快讲讲看。”随即伸手抓住苏东坡的胳膊悄悄摇了摇。苏东坡乐道:“好,我就说说看。还记得那一日,老夫游历金山寺,留下一首诗。”随即吟诵道:
苏东坡出了神,小男孩又拽了拽他的衣角,苏东坡一怔,缓过神来就猎奇道:“甚么好动静?”小男孩喜道:“再过几日,我要回京兆府终南山去了,我但是很想终南山的。”苏东坡迷惑道:“为何如此?”
苏东坡道:“老夫何尝不是如此?”小男孩道:“怪你出世太晚。”苏东坡道:“是这事理,不过总不能怨天尤人吧,人生活着,岂是本身做得了主的。”
听了这个故事,小男孩哈哈大笑,前仰后合。苏东坡立马拉住他的胳膊,如若不然,怕要颠仆在地了。
小男孩急道:“写的甚么呢?”伸手拽着苏东坡的袖子。苏东坡又卖起关子,停顿一下,笑道:“上面只要两个字。”小男孩撒娇之间,乐道:“快说嘛!”
苏东坡两眼放光,俯身伸手携了小家伙的胳膊,喜道:“小家伙,竟然文绉绉的。我家王朝云与我初遇在杭州西湖,当年我在杭州做通判。那但是毕生难忘,回味无穷。一个男儿,为情所困,便是如此。那大唐李商隐所言极是,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老夫与王朝云,由此心心相印,相濡以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