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返老还童[第1页/共4页]
苏东坡愣了愣,回声道:“为何世人都爱这一句,猎奇特。不错,你读过书么?听你说话,可不普通。你爹爹定是读书人了。可惜去了边关,投笔从戎,可见他报国之志,令人佩服。”
听了这个故事,小男孩哈哈大笑,前仰后合。苏东坡立马拉住他的胳膊,如若不然,怕要颠仆在地了。
苏东坡只笑不语,原地走了走,伸手拍了拍本身的屁股,俄然,噗的一声,放了个很大的响屁。
小男孩点了点头,又是微微一笑。苏东坡密意凝睇远方,不由叹道:“老夫也曾去过终南山,你可晓得?”小男孩看了一眼苏东坡,又拉着他的手,笑道:“不晓得,不过我对先生敬慕已久,故而听那黄州金山寺里的老衲人说过,先生与终南山有不解之缘。”
苏东坡两眼放光,俯身伸手携了小家伙的胳膊,喜道:“小家伙,竟然文绉绉的。我家王朝云与我初遇在杭州西湖,当年我在杭州做通判。那但是毕生难忘,回味无穷。一个男儿,为情所困,便是如此。那大唐李商隐所言极是,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老夫与王朝云,由此心心相印,相濡以沫。”
半晌,小男孩告别苏东坡,骑着老黄牛,又吹着笛子,渐行渐远。只留下苏东坡单独一人,走在竹林之间。那竹叶茶青,随风摇摆。那天上飘下丝丝细雨,唯有竹杖敲地的哒哒声,垂垂远去。
苏东坡接着道:“这首诗,你可不懂,这不怪你。我当时在修禅,已恐惧世俗流言,甚么讽刺、痛苦、欢乐、荣辱等都已不能摆荡我心。写完后,老夫几次吟诵这首新作,非常对劲,就派我家王朝云女人送给了老友佛印。我想,佛印这佛家高人看了此偈,也定会佩服我这一知半解的礼佛人。”说话间又取出那胭脂味帕子闻了闻。
小男孩见状,嘿嘿一笑,随即伸手抓住那帕子要拿来玩耍。苏东坡却啪的一声,拍了一下小男孩的手背,抢畴昔放入怀中,惊道:“别动,这是我家王朝云的帕子。”小男孩难堪一笑,点了点头,诘问道:“厥后如何,快说快说,别老玩帕子嘛!张口杜口王朝云,王朝云是谁呀?”苏东坡定了定神采,摇点头,乐道:“王朝云是谁都不晓得么,孤陋寡闻。老夫那首诗,你可传闻过?”随即吟诵道:
小男孩双手叉腰,摇了点头,笑道:“我爹爹是不肯去边关的,也是为了混口饭吃。他对我说过,跟着种家军,定会名扬天下,另有银子钱,可养家糊口。我在东京念过书,跟着一个叫做承平先生的老爷爷,他可有学问了。他就住在终南山,对我可好了。”说话间,眉开眼笑。
小男孩仰起小脸,拍了拍小手,欢乐道:“归去祭奠爷爷呀!”苏东坡顿时愣了愣,仰天长叹,深思道:“这小家伙重回故里,为时不远。老夫现在却被贬黄州,苦不堪言。现在前程未卜,人生茫然。我一个男人汉大丈夫反不如一个小男孩,真是匪夷所思。”想到这里,摇点头,哭笑不得。小男孩欲言又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