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论道[第2页/共5页]
“想必黄剑怯懦如鼠,不会来了。他好大架子,还对我们不屑一顾。如若他来,也不消师父亲身脱手。我与明远师兄对于他绰绰不足,至于他瞧得起还是瞧不起我们,可由不得他。当年我们未出世,师父瞧得起他,就与他过招。如若他再来,徒儿觉得,不必过分汲引于他。一顿臭骂,让他惭愧难耐,自惭形愧。他天然就走了,那里用得着甚么大打脱手。作为一个前辈,爱好奸滑狡计,耍刁使毒,另有何颜面立于六合之间。”费无极一本端庄,威风凛冽。“莫非你惊骇他口臭了,也难为你了。”张明远乐得咯咯作响。“嘴毒有两种,一则口臭,二则骂人。”李长安也哈哈大笑开来。
张明远点点头道:“那是天然,师父放心好了。”费无极问道:“此番去往京兆府长安,不知可否定识新朋友。”李长安捋了捋髯毛,道:“结识新朋友,不忘老朋友,如此便是天下人间的妙处地点,但愿你们今后广交天下豪杰豪杰,人生之路天然越走越宽,你们觉得如何?”
李长安环顾四周,神情庄严,公然口头禅念念有词道:“好了,你们两个小子,与世隔断后,仿佛更加熟思了。说些莫名其妙的话语,为师都听的模棱两可了。实在天下人间没你们想的那般不堪入目,另有很多笑容满面。你们要去天下人间走一走,看一看。正所谓,百闻不如一见。且不成胡思乱想,自发得是。须知耳听为虚,目睹为实。人间另有真善美,只是很多人视而不见,岂不贻笑风雅,令人匪夷所思。这般就不免叫人自寻烦恼,心烦意乱了。”张明远和费无极听了这番话,皆神情庄严,缓过神来,又微微一笑。
李长安设时洋洋洒洒,娓娓道来:“衣食住行天然不必多说,肌肤地点,如何能够分开。一小我在这大千天下当中如何能够分开衣食住行。穿衣不求绫罗绸缎,只要暖和得体就好;斋食不求大鱼大肉,只要粗茶淡饭就好;屋舍不求都丽堂皇,只要遮风避雨就好;行走不求高头大马、高抬大轿,只要不误路程就好。为师倒想起唐朝刘禹锡的《陋室铭》来了,这文章真真大彻大悟,绝妙非常,超凡脱俗,令人感慨。此中言语非常恰到好处。”张明远欲言又止,看向费无极。
张明远和费无极面面相觑,点了点头。李长安道:“常言道:喜怒哀乐,人之常情,如何能够躲过。之以是高兴不过欢畅。之以是发怒不过不欢畅。之以是哀思不过自寻烦恼。之以是欢愉不过随遇而安。我大宋文坛欧阳公所言极是,所谓‘喜怒哀乐,动听必深。’为师觉得,精神地点衣食住行,灵魂所属喜怒哀乐。凡人者非论凹凸何况贫富乃至贵贱,皆生于大千天下当中苦苦挣扎,身后不过黄土加身,光荣、学问、财帛不过一场空。苏学士所言极是,所谓,‘固一世之雄,尔今安在哉?’真真一语中的,恰如其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