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大明新命记 - 第422章 海岸

第422章 海岸[第3页/共4页]

现在,杨振筹办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筹办给多铎和豪格来一个围点打援,只要他围殴石廷柱造出的阵容够大,大到足以引来多铎或者豪格的援兵便可。

不过,此地景象,却与小凌河入海口处那种百股径流入海的场面非常近似,连江山的入海口处与略微靠南面的茨江山入海口处,几近连成了一片。

张臣、李禄、杨珅三人一到,即向杨振建议,尽快泊岸登岸,择地安插埋伏。

杨振随口援引一句巨人诗词,竟引来仇震海一脸瞻仰,不由得有些哑然发笑,一时心中既有点忸捏,又有点窃喜。

“而酒篓山岛,又稍显远了一点,登岸今后需求长途跋涉数十里,不免夜长梦多。如果此战不顺,我们可退往此中一处。至于眼下么,皆不去了。

“都督如此假想,当然于我们极其无益,但是石廷柱非普通人,此地如此无益于我,恐怕他不会今后颠末。”

杨振听了这话,再去看李禄,李禄也是点头,想必他们在前来连江山河口的路上,就已经细心合计过了。

杨振一边“谦善”着,一边从速转移了话题,对仇震海说道:“北边打渔山岛一带,退潮后,与陆地连成了一片,且又靠近塔山驿道,满鞑子此时能够已经设有巡哨。

这个时候,张臣从怀里摸出一块黑乎乎柴炭样的东西,蹲在地上,就着船头上平整的船面,噌噌噌蹭地勾画刻画出了一副地形图。

“哦——,如果另有别的挑选,我猜石廷柱也当如此挑选。”

“我们停靠此地,间隔连山堡已是不远,我意在连江山北岸数里外,间隔海岸不远的驿道两侧,即笊篱山与北石壶山之间安插埋伏。如此,伏击顺利的话,袁进可随时援助,伏击倒霉的话,我们也可随时入海。你们觉得如何?”

并且大小红螺山间隔塔山连山并不远,他们又不缺马匹,只要李守忠能够顺利赶到那边,那么有个一两个时候,他们就能赶来援助。

连山城,最早是明朝初年设置的连山驿,它的地理位置首要,恰好处在两条东西向的河道之间,北边是连江山,南边是茨江山。

到了女真崛起,辽事废弛以后,这个小小的连山驿,开端不竭增筑,逐步演变成了一座军事堡垒,成为了辽西防备体系上的一个首要节点。

如许美景当前,杨振不由得念出一句本身非常熟谙的诗词,引得陪着陪着本身站立船头往西张望的仇震海一时瞪大了眼睛,看着杨振一阵感慨。

此时又正逢金秋十月,连江山、茨江山相互交叉汇流所构成的数里入海河道的两边,苇林起伏一片金黄,芦花飞舞一片乌黑。

杨振问话的话音一落,张臣皱了皱眉头,又看了看李禄和杨珅,见他们两个点头,他便对杨振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