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太平天国之东方醒狮 - 第154章 巴裕关

第154章 巴裕关[第1页/共3页]

门洞内侧有直径约15米的半圆形瓮城,用于围困破关敌军。山体东侧凿有3处藏兵洞,可藏50名流兵。

关前门路仅宽1.5米,设三重木栅停滞,“之”字形盘山道让行军速率减慢,兵力难以展开。

镇里有百姓百来户,驻有清军五六千人。他们未推测西军竟敢夏季翻越米仓山,故未修建坚毅堡垒,只让百姓在镇核心垒了一圈土墙,墙外有道浅壕沟,构成粗陋营寨。

大师只好随他,少一家分地,村民们倒也乐意。

喜好承平天国之东方醒狮请大师保藏:承平天国之东方醒狮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他立即命令将连长请来,不一会,一名满头浑身是雪的年青人随卫兵进了帐篷,向陈坤书还礼:

现在大雪封山,路上人踪绝迹,要在守军毫无警悟的环境下靠近红庙镇,非常困难。

关墙两侧延至山脊,构成约200米天然樊篱,与峻峭山体构成封闭防地。

门楼为双层木石布局,上层有了望台与烽火坑,基层可驻防兵力。

水伢子嘿嘿一笑,靠近他耳边,轻声说道:“多谢你,我真不是怯懦怕死,只是到高处腿肚子就抽筋,浑身没力量。”

巴峪关是米仓道北段首关,石砌关墙高逾5米,墙体厚达2.5米,由本地石灰岩条石交叉垒砌而成。

吃过干粮,世人抓把积雪塞嘴里权当喝水,便起家持续前行。

幸亏大师相互知根知底、沾亲带故,不然都要思疑他是清妖的探子,把他抓起来。

世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聊着,在米仓山的山脊上艰巨前行。

“李叔,没错。我们这二十几号人里,倒有十来个是同心会会员。” 李叔跨过一块乱石,转头拉了孙贵松一把,又问:“这同心会是干啥的?我看山下村庄都在搞。”

常胜和李叔虽都是山民,但常胜家在米仓山南麓的四川一侧,李叔家在米仓山北麓的陕西一侧,常日虽了解,交换却未几。

陈坤书率一旅三千余人、六门四磅炮,千辛万苦,终究在三今后傍晚,赶到红庙镇前二十里一个叫喜神坝的小山村。

本年上半年,西军攻入南江,李秀成趁清军不备,派一个营西军来篡夺关隘。

直至中午,世人寻得一块背风的大山石,停下用饭休整。李叔趁着大师吃干粮的间隙说道:“本日再走一日,明日此时,大抵就能到巴裕关了,以后便是一起下坡。”

前面带路的李叔一边走,一边与孙贵松搭话:“孙连长,我传闻你们步队里有很多同心会会员,但是真的?”

1月12日,第全军第七师师长陈坤书率一旅到达巴裕关,得知火线开路的窥伺连两日前,已按打算直扑关下五十里外的清军驻地红庙镇。

关内西侧有十数间石木布局营舍,配有土灶与储水窖,能保障数百人驻防。南侧斜坡有简易马棚,存栏10匹战马用于军情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