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风物志·大理火把照夜航[第1页/共3页]
林承影用鸣潮剑挑起雪沫,剑尖忽指冰层:"阿娘!这冰里冻着人!"九曲锁破冰缠出块腰牌,正面沐王府麒麟纹,后背刻:"矿营丁亥年春·监工刘三宝"。冰下模糊可见矿工骸骨,左手紧攥着半块隆庆通宝。
八月十五,崇圣寺千寻塔沐在月色里。法真长老将酥油茶倒入沐王府旧银壶:"万历十四年,沐公爷请少林武僧铸塔镇邪,实则..."壶嘴喷出黑水,在空中凝成矿脉图,塔影刚好落在图中"玉髓穴"位置。黑水遇热显影,竟与《徐霞客纪行》中记录的"点苍秘境"重合。
澹台令羽的螭吻链如龙升天,链刃勾下油布包。展开是万历十五年矿工名册,在"刘三宝"旁朱批:"私探禁矿,杖毙弃野"。暮鼓声里,林望舒的盲杖敲着名册夹层的信笺,冷青霜笔迹凌厉:"玄月初三,马帮异动,暹罗商船有疑。"信笺上的火漆印,竟是早已失传的"三塔寺密令"。
夜色漫过胡蝶泉时,燕蘅的蜃楼披帛铺在礁石上。火浣布吸饱月光,显出埋没标记:"甲辰年七月,暹罗象船沉此"。标记旁的星图与林望舒构造龟的二十八宿图完美重合。澹台令羽的螭吻链绞碎浪花,链首龙纹吞口俄然吐出半截暹罗象牙:"燕女人可敢赌?看谁先找到沉船里的沐府密档!"
八月月朔,苍山洗马潭的雪水沁骨。燕蘅的蜃楼披帛裹着冰碴,指给澹台令羽看岩缝里的铁镐:"沐王府矿营的鹤嘴镐,万历三年就废除了。"镐头刻着的"第七矿队"笔迹已恍惚,却与《天工开物》记录的"官矿规制"暗合。螭吻链绞出半截镐柄,木纹间排泄的朱砂在雪地上绘出矿道图。
暮色感化玉龙雪山时,林沧溟的沧浪刀正卡在四方街的烤乳扇铁架上。这位四十一岁的总镖头抹了把额前油汗,刀背敲得铁架叮当作响:"璇玑!当年劈倭寇的刀法怎就诊不了这焦糊的乳扇?"刀身映出他鬓角新添的霜色,刀柄缠着的牦牛皮绳还留着万历二十年代港海战中倭寇血渍的暗纹。
"大师这壶里玄机,倒比九宫门的璇玑匣更妙。"南宫璇玑的九曲锁点中壶身暗钮,黑水忽变朱红,绘出矿道走向。朱红水流遇冷固结,竟构成活矫捷现的麒麟纹。燕蘅的蜃楼披帛卷向塔顶:"第十层佛龛有反光!"月光下,佛龛内的青铜镜正映着洱海沉船的位置。
南宫璇玑的九曲锁忽缠住条弓鱼。这位四十一岁的女侠手腕一抖,银链如判官笔在鱼腹游走:"沧溟!这鱼鳃里有乾坤!"刀尖挑开鱼鳃,半枚铜钱叮当落地,钱文"隆庆通宝"四字被朱砂描红。林望舒的盲杖敲击铜钱边沿,构造雀从杖头飞出:"阿爹,这钱和喜洲严家大宅匾额后的暗格分毫不差。"铜钱上的朱砂渗入沙岸,竟闪现出"丙戌"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