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生韩信 - 二百六十七章 见龙卸甲(二)

二百六十七章 见龙卸甲(二)[第1页/共4页]

身在临淄的韩信在收到圣旨后,恐咸阳有变,便令蒙石为帅,假节暂代大将军之职统领齐地兵马,以张耳、萧何二人辅之。他本身则带着三千轻骑一起向西疾行,借道中原返回关中。

果不出其然。初平二年三年三月,彗星三见,咸阳西北起惨白气三道,长二十丈,趋东散。第二日早朝,有博士郑纶上表曰天生异象,乃是除旧换新之兆,嬴氏立国七百余年,至胡亥搏斗宗室,手足相残,现在气数已尽,所立之君不过是旁支血脉。不如仿效尧舜,上应天命,禅位于大将军韩信,以安天下。

越是占有上风,韩信也变得愈发谨慎起来。和他一样,项羽一样也是个长于缔造古迹的人,稍有不慎就会被他掌控住战机,统统轻视他的人都已经为此支出了惨痛代价。现在秦国既然已经处于上风,也不急于一蹴而就,稳妥些以势压人倒是上上之策。

当羽林的灯号呈现在地平线时,数十万军民皆齐齐拜倒,高呼万岁,呼声贯彻云霄。在马车中正昏昏欲睡的赢义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响吓得惊醒过来,竟当场哭了起来。

参与上书的官员固然不到一半,倒是占有了秦国各处核心关键部分的主事之职,以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白庞为首的孟西白等老世族却保持了沉默,既不支撑也不反对,划一于默许了韩信对君权的僭越。

三月二十五,秦王赢义下禅让圣旨,书曰:寡人以弱冲之年,即秦王之位,在位二载。后果叛军起事,天下呼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天下荡覆,幸赖祖宗之灵,危而复存。然仰瞻天文,俯察民气,炎精之数既终,交运在乎韩氏。大将军韩信,睿圣自天,精华独秀,刑法与礼节同运,文德共武功俱远。爱万物其如己,任兆庶觉得忧。手运玑衡,躬命将士,芟夷奸宄,刷荡氛昆,化通冠带,威震幽遐。虞舜之大功二十,未足比拟,姬发之合位三五,岂可足论。是之前王既树神武之绩,今王又光曜明德以应其期,是历数昭明,信可知矣。夫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故唐尧不私於厥子,而名播於无穷。寡人羡而慕焉,今其追踵尧典,禅位于韩公。

至此,韩氏代替了赢氏,正式登上了秦国的至尊之位。

赢可见群情激涌,恐再推让会伤了推戴韩信大臣们的心,便下诏召回韩信,回到咸阳后再作商讨。

更何况秦国以军立国,如果几近统统的主力雄师,八成以上的将军都在边地,仅服从韩信一人号令,咸阳的朝廷若想变更这些边军,都需求颠末大将军行辕的同意后才气收回号令。秦国老世族们固然对韩信代替赢氏略有不满,却也晓得这是局势所趋,并非他们能所能反对,所幸不发一言。

若论现在这天下最刺眼的两个名将,那无疑是韩信和项羽两人,其别人比起他们都差上很多。二人都善用奇兵,易掌军心。辨别在于项羽更多是靠守势狠恶而成名,在敌手猝然无妨下俄然建议决死守势。钜鹿之战的章邯,以及彭城之战的刘邦,都是在绝对上风的环境下被项羽一举大破。韩信则更多的依靠的是奇谋,虚真假实真真假假,让敌手判定错他的企图时才真正的建议进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