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六十七章 见龙卸甲(二)[第2页/共4页]
兵行险招,大多是处于优势兵力时所用。当本身权势不如对方,那就只要依托将领的策画来缩小相互之间的差异,增加己方的胜算。
若论现在这天下最刺眼的两个名将,那无疑是韩信和项羽两人,其别人比起他们都差上很多。二人都善用奇兵,易掌军心。辨别在于项羽更多是靠守势狠恶而成名,在敌手猝然无妨下俄然建议决死守势。钜鹿之战的章邯,以及彭城之战的刘邦,都是在绝对上风的环境下被项羽一举大破。韩信则更多的依靠的是奇谋,虚真假实真真假假,让敌手判定错他的企图时才真正的建议进犯。
果不出其然。初平二年三年三月,彗星三见,咸阳西北起惨白气三道,长二十丈,趋东散。第二日早朝,有博士郑纶上表曰天生异象,乃是除旧换新之兆,嬴氏立国七百余年,至胡亥搏斗宗室,手足相残,现在气数已尽,所立之君不过是旁支血脉。不如仿效尧舜,上应天命,禅位于大将军韩信,以安天下。
驻守在荥阳的王泾听闻动静后,立即会同赵无忌等军中大小四十多名将尉,上书咸阳附议禅让之事,他本身更是将雄师拜托给赵无忌和张良,亲率数百轻骑与韩信会和,共同返回咸阳以安局势。
同时河北、北地包含齐地和巴蜀的百余名将军都尉纷繁上书,以示支撑。秦军的态度分歧并没有出乎大多数人的料想,这支尽忠赢氏七百多年的军队,终究挑选了放弃他们曾经的仆人。
越是占有上风,韩信也变得愈发谨慎起来。和他一样,项羽一样也是个长于缔造古迹的人,稍有不慎就会被他掌控住战机,统统轻视他的人都已经为此支出了惨痛代价。现在秦国既然已经处于上风,也不急于一蹴而就,稳妥些以势压人倒是上上之策。
项羽并没有猜错,韩信并不筹算出奇兵攻取彭城。一方面是因为连月大战,秦国海内粮草和计谋物质耗损极其严峻,已经靠近告竭的境地;另一方面,也是最首要的启事,那就是韩信不想再兵行险招,而是改用更加稳妥的战略。
真正的名将对决,反而会慎之又慎,步步谨慎,封死任何给对方钻空缺的机遇,奇谋计略倒是少之又少。像秦赵长平之战,就旷日耐久的持续了半年之久,廉颇和白起互有攻防,都未曾获得决定性的胜利。及至范睢用反间计诱使赵孝成王用赵括替代了廉颇,白起才倾力一战,出奇兵将赵军拦腰截断,从而一举歼之。
此时天下明眼人都已经看出,这不过是为了韩信即位前造势罢了。
参与上书的官员固然不到一半,倒是占有了秦国各处核心关键部分的主事之职,以丞相公孙弘、御史大夫白庞为首的孟西白等老世族却保持了沉默,既不支撑也不反对,划一于默许了韩信对君权的僭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