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古典白话合集 - 第十八回 辟清谈幼女讲羲经 发至论书生尊孟子

第十八回 辟清谈幼女讲羲经 发至论书生尊孟子[第2页/共6页]

只见紫衣女子又接着说:“先生既然执意不肯见教,我们也不必苦苦相求。何况就算记着几个书名,如果不明白此中的大旨要义,也不过是个卖书的伴计,没甚么希奇的。但不晓得先生所说的一百多种,此中讲授得最好的,应当是哪家呢?”多九公说:“当年孔子作了《十翼》,《易》道就发扬光大了。从商瞿向孔子学习《易》以后,传承就没有断绝。前汉有京房、费直等各家,后汉有马融、郑玄等人。依我鄙意,两汉注解《易》的各家,大多沉湎于象占之学。到了魏时,王弼注释《周易》,抛开了象占的旧解,独出机杼,畅谈义理。因而天下后代,凡是议论《易》的人,没有不尊崇他的,其他的书都被烧毁了。这么看来,从汉到隋,应当以王弼的注解为最好。”

喜好古典口语合集请大师保藏:古典口语合集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多九公见紫衣女子说的书名,就像平时读得滚瓜烂熟似的,口中滚滚不断。仔谛听去,此中大半所说的卷数、姓名涓滴不差,其他的,有的是只晓得书名没见过书,有的是晓得书却记不起书名,另有连姓名和卷数都一概不知的。多九公顿时惊得目瞪口呆,恐怕她们持续查问,本身就要出丑。正在心慌意乱的时候,刚好听到紫衣女子问他书名,赶紧答复:“我之前看到的,不过都是才女所说的这些,无法我年纪大了,记性不好,现在都迷含混糊,记不清了。”紫衣女子说:“书中的大旨,先生或许记不明白,我也不敢难堪先生,能人所难。但卷数和姓名,是书坊里三尺孩童都能说出来的,先生何必鄙吝见教呢?”多九公说:“实在是记不清楚了,不是成心推让。”紫衣女子说:“先生如果不说出几个书名,谅解您的人,不过说您是鄙吝见教;不谅解您的人,就要思疑先生是在胡乱编造、欺哄人了。”多九公听了,急得汗如雨下,无言以对。

紫衣女子说:“刚才先生说有一百多种,现在只求先生除了我说的九十三种,再说七种,凑够一百种的数量。这事情极其轻易,莫非还鄙吝见教吗?”多九公急得抓耳挠腮,不晓得该如何办才好。紫衣女子说:“这么轻易的事,没想到还是不肯见教。刚才我费了口舌,说了那么多书名,本来是抛砖引玉,想借此长长见地,没想到竟是如许。但除了我们说的这些,先生如果不增加一些,未免显得太陋劣无知了。”红衣女子说:“如果先生凑不出七种,就说五种;五种不可,说两种也行。”紫衣女子接着说:“如果两种也不可,说一种;一种也不可,半个也行,好歹解个围。”红衣女子笑着问:“就教姐姐,甚么叫半个?莫非是半卷书吗?”紫衣女子说:“我是怕先生记性不好,或许记得卷数,忘了姓名;或许记得姓名,忘了卷数,这都能够叫做半个,不是指半卷书。我们别闲谈了,请先生说一个或者半个吧。”多九公被两个女子冷言冷语,不断地催促逼迫,急得满脸一会儿红一会儿白,恨不得找条地缝钻出来。别说统统的书都被紫衣女子说过了,就算另有没说过的,他现在内心一焦急,也想不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