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28《负尸还债》

明朝那些事28《负尸还债》[第1页/共3页]

厥后,刘二顺带女儿来伸谢,六斤娘认了那女娃做干闺女。每逢月朔十五,两家人都会去乱葬岗给秀娘上坟,碑上刻着“刘门柳氏秀娘之墓”,中间添了行小字:“义士陈六斤收葬”。

绕到近前,六斤倒吸口冷气。泥塘里仰躺着具女尸,面色青白,鬓边簪着朵绢制的栀子花,腕上系着串胡桃木手串。看破着像是平凡人家的媳妇,左手指甲缝里嵌着泥土,右手紧紧攥着块碎银,约摸有二两重。

竹勺在桶里搅出圈儿波纹,六斤没吱声。爹咽气那夜,他正蹲在当铺门口数铜板,当票上“陈德旺”三个字被汗渍浸得发皱。三贯钱的债,利滚利到现在,连本带息要还五贯六百文。张记米行的管家明天又来砸门,说再拖半个月,就把这豆腐坊抵给城西的当铺。

光阴流转,豆腐巷的紫铜锅还在咕嘟咕嘟冒着热气。每当有外村夫路过,问起这巷子里的故事,卖豆腐的白叟就会指指城南边向:“那儿啊,有座坟,坟前的栀子花,年年开得比别处都盛呢。”

当晚,六斤又梦见了秀娘。她站在月光里笑,鬓角栀子花比生前更素净:“小哥莫怕,我是来道别的。现在仇恨已报,我也能放心去了。那五贯钱,本就是我该给你的,你用它好好过日子,别孤负了这份善心。”

坟在城南乱葬岗,碑是乞贷刻的,“陈德旺之墓”五个字歪歪扭扭。六斤摆好豆腐,俄然闻声东边竹林里传来窸窣响动。他攥紧酒壶望去,只见杂草丛里露着半截青布衫角,布料上绣着半枝退色的玉兰花——是件女式衣衫。

六斤把遇见女尸的颠末说了,刘二顺听完哇地哭出声。本来半月前秀娘带着碎银去米行买粮,迟迟未归。刘二顺去米行探听,掌柜的说秀娘底子没去过。他又沿河找了三天,直到官府贴出知名女尸的布告,却因没钱办理,没能认尸。

天亮后,六斤去当铺赎回了爹的当票,又请了个石工给爹娘刻了块新碑。豆腐坊重新支起了锅,娘往灶里添柴火时,俄然指着锅里笑:“六斤,你看这豆腐,比昔日更白嫩呢,像是沾了福分。”

“秀娘走那天,穿的就是青布衫,簪子还是我客岁卖货换的绢花。”刘二顺抓着六斤的手直颤栗,“小哥,你带我去认认坟吧,哪怕见最后一面也好。”

管家接过钱数了数,嘲笑一声:“陈六斤,你当老子是叫花子?利钱呢?当初但是说好了月息三分,这大半年下来,利钱也该有两贯了。”

当天晌午,刘二顺在乱葬岗哭得昏死畴昔。六斤帮着他在坟前立了块木牌,刘二顺服怀里取出个布包,内里是五贯钱:“这是秀娘攒的梯己钱,本想凑够了给娃买匹布做冬衣。现在她走了,这钱就当是谢你收尸的恩德。”

正德年间,应天府江宁县有个豆腐巷,巷口青石板上支着间半旧的竹篾棚,棚下一口紫铜锅咕嘟咕嘟冒着豆香。陈六斤正往木桶里浇石膏水,白浆子打着旋儿垂垂凝成絮状,他娘蹲在灶前添柴火,鬓角的白发被火光映得发亮,像落了把碎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