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57《故宫阴兵借道》

明朝那些事57《故宫阴兵借道》[第2页/共3页]

老北京人常说,半夜天别往故宫深巷钻。这紫禁城六百多年的光阴,红墙琉璃瓦下头埋着的尸儿,比北海的冰裂纹还细碎。今儿个就给您唠唠那段玄乎的“阴兵借道”,这事儿还得从万积年间的一场暴雨提及。

改朝换代后,紫禁城换了仆人,但阴兵借道的传说并没有消逝。清朝的天子们虽说不信这些,但也不敢对故宫掉以轻心。康熙年间,宫里特地请了很多高僧来做法事,超度亡魂;乾隆天子更是让人重新补葺宫殿,在地基里埋了很多镇宅的宝贝。

当时顺天府有个年青的捕快叫陈九,不信这些邪乎事儿。他觉着,八成是宫里人本身吓本身。可巧有一天,他值夜巡街,走到东华门四周,又闻声了那阵奇特的声响。像是无数人拖着兵器在石板路上走,混着哭泣的风声,说不出的阴沉。

有人说,这是预示着明朝的气数已尽;也有人说,这些阴兵是来索命的,要把这昏庸的朝廷拖入天国。没多久,李自成攻破北都城,崇祯天子在煤山自缢,持续了两百多年的大明王朝就此毁灭。

而阴兵借道,传说是因为宫里阴气太重,每到阴雨天或是月圆之夜,那些枉死之人的灵魂就会重现人间。他们反复着生前的行动,有的是赶着去做工,有的是奔赴疆场,却不知本身早已身故。

每当夜幕来临,风声掠过宫檐上的脊兽,收回呜呜的声响,恍忽间,仿佛又能闻声那悠远的脚步声,异化着铁链的哗啦声,在故宫的深巷里,诉说着六百年的沧桑与血泪。

日子就这么一每天畴昔,阴兵借道的传说仍然在官方传播。到了崇祯年间,大明江山摇摇欲坠。那年夏季,李自成的军队逼近北京,宫里民气惶惑。一天夜里,暴风卷着雪花拍打着宫墙,全部紫禁城覆盖在一片肃杀当中。

守夜的侍卫们又瞧见了阴兵借道的气象。这回的阴兵步队格外庞大,他们举着残破的旗号,盔甲上结着冰碴,脸上尽是悲忿和不甘。步队最前头,有个将领模样的人,瞋目圆睁,仿佛在号令着甚么。侍卫们吓得躲在墙角,大气都不敢出。

万历二十三年的夏天,老天爷像是发了狂,连着下了半个月的暴雨。积水把宫门前的铜狮都淹得只剩个脑袋,护城河的水更是涨得漫过了石栏。外务府当差的老周,正缩在值房里打盹,俄然被一阵短促的脚步声惊醒。

但要说把这事儿揣摩透的,还得数宫里的钦天监监正陆明远。他研讨天象历法多年,对阴阳五行之说很故意得。陆明远以为,故宫的布局暗合八卦,而那些阴兵借道的征象,不过是六合间阴阳失衡的表现。紫禁城历经数百年,见证了太多的存亡荣辱,堆集的怨气和阴气太重,就像一个装满水的瓶子,一旦碰到特别的天时天时,这些“水”就会溢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