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57《故宫阴兵借道》[第3页/共3页]
“老周!快起来!乾清宫那边渗水了!”外头有人扯着嗓子喊。老周一个激灵爬起来,抄起油纸伞就往外跑。雨幕里,宫墙的影子被闪电劈得忽明忽暗,积水混着泥沙在脚下打着旋儿,踩上去黏糊糊的直打滑。
老北京人常说,半夜天别往故宫深巷钻。这紫禁城六百多年的光阴,红墙琉璃瓦下头埋着的尸儿,比北海的冰裂纹还细碎。今儿个就给您唠唠那段玄乎的“阴兵借道”,这事儿还得从万积年间的一场暴雨提及。
赶到乾清宫时,几个小寺人正踮着脚舀水。老周举着油灯往墙角一照,好家伙,青砖缝里排泄的水带着暗红,跟血水似的。正揣摩着呢,就闻声背面传来铁链子哗啦哗啦的响动。老周转头一瞧,整小我僵在了原地——雨帘里影影绰绰走着一队披甲的兵卒,个个面色煞白,头盔上的红缨蔫头耷脑,铁锁在他们脚踝上闲逛,每走一步,石板路上就洇开一滩黑水。
老周嗓子眼儿发紧,想喊却发不出声。那些“兵卒”从他身边直直穿畴昔,寒气顺着脊梁骨往上爬,冻得他牙齿直颤抖。等再一眨眼,雨还鄙人,可那队阴兵却不见了踪迹,只留下满地腥臭的水迹。
打那今后,苏晴开端翻阅故宫的汗青质料,越研讨越感觉脊背发凉。珍妃当年被慈禧太后推入井中,死得惨痛,她的怨气会不会就留在了这口井边?而那些阴兵借道的传说,又何尝不是汗青的另一种诉说?
万历二十三年的夏天,老天爷像是发了狂,连着下了半个月的暴雨。积水把宫门前的铜狮都淹得只剩个脑袋,护城河的水更是涨得漫过了石栏。外务府当差的老周,正缩在值房里打盹,俄然被一阵短促的脚步声惊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