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59《明孝陵神龟驮碑》[第1页/共2页]
洪武十四年的暮秋,应天府的梧桐叶打着旋儿往地上落。朱元璋站在紫金山南麓,望着漫山遍野的征服,眉头拧成个活结。工部尚书跪在泥地里,捧着陵寝设想图的手都在颤栗:“陛下,这神功圣德碑的石料,怕是......”
到了民国期间,盗墓贼们觊觎孝陵里的珍宝,多次想撬开龟趺碑下的地宫。有一回,他们用火药炸开了碑基,却发明上面是深不见底的水潭。水面上浮着无数惨白的手臂,每只手上都缠着铁链,吓得盗墓贼们屁滚尿流地逃脱了。
有个叫阿福的石工,是姑苏洞庭东隐士。他媳妇临产前他被征来修陵,现在孩子都满周岁了,他连块完整的尿布都没能捎归去。这天夜里,阿福摸着冰冷的石碑,俄然闻声石缝里传来哭泣声。他举起火把一照,竟瞥见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正用干枯的手指抠着石壁:“救救我......救救我的孩子......”
三个月后,在阳山的采石场,工匠们的号子声震得山岩都在颤。三丈高的碑材雏形初现,可每天都有人被滚落的碎石砸断腿,被铁钎戳穿手掌。监工的锦衣卫提着滴血的皮鞭来回踱步,地上横七竖八躺着没了气味的匠人,血渗进青石板缝里,把蚂蚁都染成了黑红色。
雨帘中,人们瞥见一只磨盘大的乌龟,背着石碑缓缓走来。龟壳上的纹路与阳山碑材的凿痕分毫不差,四只细弱的腿每走一步,空中就会留下深深的足迹。这只神龟径直走到孝陵前,将石碑稳稳放下,然后对着朱元璋点了三下头,沉入了四周的护陵河。
本来老妇人的儿子也是石工,三天前被压在了坍塌的石料下。阿福和几个同亲偷偷挪开巨石,却只找到具血肉恍惚的尸身。老妇人抱着儿子的尸身哭得肝肠寸断,俄然化作一缕青烟钻进了石碑里。打那今后,每当夜深人静,采石场就会传来“咔嚓咔嚓”的凿石声,可第二天去看,碑材上的纹路却涓滴未动。
“怕甚么?朕要让后代子孙都晓得,大明江山是如何打下来的!”朱元璋一脚踢翻中间的陶碗,滚烫的茶汤泼在青砖上,“就算把江南的青石都采尽,这碑也要立起来!”
朱元璋又惊又喜,当场下旨封神龟为“护陵灵兽”,还命人在龟趺碑前建了座祠堂。可没人晓得,这神龟实在是阿福媳妇变的。那天夜里,她抱着襁褓中的孩子来给丈夫送饭,正撞见丈夫被监工毒打。绝望之下,她抱着孩子跳进了采石场的深潭。老妇人的冤魂在阳间找到她,奉告她唯有化作神龟驮碑,才气让丈夫和其他工匠的冤魂得以安眠。
南京紫金山脚下,暮春的细雨裹着松针的暗香,将明孝陵神道浸润得雾霭昏黄。守陵人老周蹲在石象路拐角处,望着远处那座被苍苔覆盖的龟趺碑,烟锅里的火星明显灭灭。“这碑下头的老龟啊,但是有八百岁的道行。”他冲来采风的年青记者努了努嘴,“你们要听故事,得从洪武爷修陵那会儿提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