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60《秦淮河画舫》

明朝那些事60《秦淮河画舫》[第5页/共6页]

秋闱放榜那日,秦淮河上飘着桂花香。周叙当中了举人,却退了赴京会试的船票,在聚宝门租了间临街的屋子,窗正对着绣春坊的幌子。柳如眉笑话他“酸腐”,却在他备课的时候,悄悄在砚台里添了沉水香——与残卷上的气味分毫不差。

烛花“噼啪”炸开,周叙之俄然握住她的手,腕上银铃轻响:“不如我们画艘新的画舫?船头栽两株芙蓉,舱中摆套茶具,等东风起时,便顺着秦淮河往下流漂,漂到白鹭鹭洲,漂到长江口……”

雪停时,柳如眉已在画舫图的边角题了行小字:“画舫载得双燕归,不向波心问去留。”墨色未干,她俄然握住周叙之的手,在他指腹上按了个朱砂印——像朵开在光阴里的并蒂莲,永久素净,永久芳香。

“罢休!”周叙之不知哪来的力量,竟将陈万贯推得踉跄半步。陈万贯恼羞成怒,挥拳便打,却闻声巷口传来马蹄声,几个衙役分开人群:“陈万贯,你竟敢当街行凶?应天府的传票!”

舱内案上燃着青瓷香炉,烟霭袅袅间可见舱壁上挂着几幅水墨,画的都是秦淮河景。周叙之瞥见此中一幅落款“乙未年秋”,恰是三年前,笔锋清癯如竹枝,倒像是出自男人之手。柳如眉递来暖酒时见他盯着画看,指尖悄悄叩了叩案几:“那是位姓顾的先生画的,客岁往应天府赶考便再没返来。”

洪武二十七年的霜降后,秦淮河上的画舫仍挂着半河灯笼。水色青碧如旧年陈酒,灯影在波心碎成金箔,随画舫划过的波纹层层荡开,惊起几尾银鳞。船头立着个青衫墨客,袖角被夜露沾得微潮,眼尾凝着三分醉意,正望着对岸飞檐下悬着的“听涛阁”匾额入迷。

“本来你都晓得了。”她递过个油纸包,里头是刚出炉的蟹壳黄,“顾大哥当年为了凑我的赎身钱,不得不娶侍郎之女。那半幅画,是我撕碎扔进河里的,原觉得……”

而后很多年,当人们走过聚宝门的绣春坊,总会瞥见两位白叟坐在临窗的位置。老爷爷在教老奶奶读《楚辞》,老奶奶在给老爷爷补袖口的破洞,案上的青瓷香炉飘着沉水香,墙上挂着幅《秦淮河画舫图》,画中的灯笼永久亮着,照亮了半河星斗,也照亮了画舫上那对依偎的身影——他们的故事,早已成了秦淮河上的新传说,随波传播,永不退色。

“没事了。”周叙之蹲下身捡银铃,指尖触到柳如眉腕上的勒痕,比夏季更深了些,“等我考完秋闱,便去应天府找份差事,到时候……”

喜好九州官方志请大师保藏:九州官方志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