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劫后生晖[第2页/共3页]
刺客们面面相觑,为首者俄然摘上面巾,暴露耳后与红绡类似的刺青,却多了道刀疤:"陈九皋,你觉得毁了总舵就能斩草除根?"他甩出袖箭,目标倒是装着官银的木箱,"当年你爹娘护着护窑符跳井,明天我就让你陪他们一起——"
总兵大人神采乌青,挥手命人拿下余党。陆九渊趁机取出父亲的茶勺与红绡的瓷符,合在护窑符上,竟拼成完整的"陈记"窑印。窑顶的残瓷片回声齐鸣,恍若二十年前的窑火重生,将琉璃巷的晨雾染成虎魄色。
陆九渊心中一凛,想起昨夜在漱玉斋接待漕帮首级时,用的恰是新制的"窑火红"。他取出茶引文书,对着阳光细看,朱印边沿的锯齿纹公然与残片不符——本来余党趁乱换了假文书,真正的茶引现在该在总兵府的暗格中。
"漕帮的人已节制船埠,总兵府的茶引文书..."红绡指尖划过装着官银的木箱,箱角新刻的莲斑纹里藏着极小的"辨"字,恰是陆九渊昨夜用茶勺刻下的防伪标记,"李千户的私章和莲花帮账册,都在巡检司的封条里。"她说话时,鬓边银簪俄然收回轻鸣,与护窑符产生共振——这是陈记瓷坊弟子间的警示讯号。
瓷坊旧窑的青烟在卯时三刻漫过琉璃巷,陆九渊握着护窑符立在坍塌的窑门前,砖缝里排泄的茶汁竟在晨露中聚成"陈记"二字。红绡蹲下身,用软鞭挑开焦土,暴露半枚烧裂的瓷印,印面"瓷茶共生"的残纹与护窑符严丝合缝——这是二十年前父母辈埋下的最后一道暗号。
茶勺搁在案头,"辨"字在烛火下明显灭灭,如同他腕间的朱砂痣,红绡耳后的刺青,另有那半片永久留在旧窑井底的残瓷——它们既是灾害的印记,也是重生的火种,在这贩子长巷里,永久等着下一个晓得的人,来续一盏茶,补一片瓷,解一局棋。
喜好商海惊龙请大师保藏:商海惊龙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阿福!"他俄然低喝,"去请李大人的顶头下属,就说...琉璃巷的陈记瓷坊重开了。"红绡一愣,随即明白他是要借官府权势彻查,护窑符与官银的两重证据,足以让巡检司没法包庇。
琉璃巷深处传来混乱的脚步声,十二名蒙着残莲面巾的人突入,手中兵器皆是茶器改装:茶夹淬毒、茶则藏箭、茶针带刃。陆九渊将护窑符抛向窑顶,残瓷片回声悬浮,构成当年瓷坊的"辨伪十二式"剑阵。红绡甩出软鞭,鞭头缠着的老茶枝扫过空中,茶渣竟摆出《茶经》里的"困龙阵",将仇敌困在窑火残烬围成的八卦中心。
"二十年前,先父护着瓷坊与茶行,不肯在假茶引上盖印,招来焚窑之祸。"陆九渊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