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大话灵山 - [第106章 园墩峰]

[第106章 园墩峰][第1页/共4页]

他踏禹步绕平台,每步落下便有金光迸发,待九宫阵成,衣袂已被晨露沾湿。立品阵眼,耒耜重重点地,顷刻间青芽顶开干土,叶片上的露水滚完工溪,溪水清澈甜美,所过之处,龟裂的河床竟出现绿意。三今后,干枯的河道里长出“九穗金禾”,穗长尺许,谷粒饱满如锻金,百姓煮食此米,寒者觉腹中暖热,饥者食后三日不饿,就连卧床的老者,食后也能扶杖而行。

“天之道,酬勤酬善。”园墩将玉斗中残剩谷种分与世人,忽见斗柄正北而指,正色道:“斗柄指北,水藏土中,此时深耕,可断虫害之根;若指南斗,荧惑当空,需在田边遍插艾枝,以避蝗灾。”而后每逢气候异变,玉斗或鸣如钟,或震如雷,山民依此耕耘,虽逢大旱,收成竟保七分,邻乡百姓皆翻山来求谷种,园墩峰下,日日可见背着竹篓的农夫踏雾而来。

喜好大话灵山请大师保藏:大话灵山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园墩在峰上三载,与万物通灵如老友:东南隅百年古桑,每至小满便绽放五色桑椹,赤如霞、橙如金、黄如蜜、绿如翡、紫如珀,葚汁滴落石缝,刹时生出茶青苔藓,瘠薄之地旬月间便成膏壤;西北侧盘石上,常卧一头玄鹿,鹿角分叉如珊瑚,栖着红喙知更鸟,鸟鸣与耒耜起落之声相和,竟成失传已久的《击壤歌》——“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种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歌声清越,传至山脚下,劳作的农夫皆不自发和唱。

庐中石架横置青铜耒耜,柄刻云雷纹,刃嵌北斗七星,每逢骨气瓜代,耒尖便泛青光,如指针般精准指向九宫方位。宣和三年夏,灵山百日无雨,稻田裂如龟甲,桃溪镇井水苦涩难咽,孩童们捧着裂开的陶罐哭泣。园墩夜观天象,见土星犯斗,知是土魃作怪,遂于寅时登峰,以玉斗接取五更天露,浸七十二颗“玄稷种”——此种子黑如墨玉,乃他以三年时候,汇集五方灵气育成。

6、玄台遗韵:万载松风话农功

暮色四应时,金晖为石像镀上金边,山风掠过他的眉梢,收回“沙沙”轻响——老山民说,那是园墩在默诵《击壤歌》,歌声混着松涛,护佑着山下的炊烟。平台上的九宫光影千年流转,如同永不退色的左券:以身为田,承天接地;以心为种,护佑百姓。园墩峰不再是一座浅显的山,而是一个关于耕耘与保护的永久传说,刻在每粒谷穗的纹路里,长在每个农夫的血脉中。

5、法身镇坤:一峰终古护农桑

待家长寻来,见园墩正坐在青石上,用桑葚汁为一只刺猬敷伤,脚边卧着瘸腿的麂子,任由他用葛藤包扎。“五谷与我同生,家畜与我同息。”他指着石缝中顶石而出的麦穗,麦芒上还沾着晨露,“天道循环,万物皆有灵,岂可视如草芥?”话音未落,知更鸟俄然飞落他肩头,衔来一朵野菊,悄悄簪在他鬓间的长髯上,惹得山民们忍俊不由,今后戏称他“与鸟兽同袍的园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