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大话灵山 - 第33章 法会盛景]

第33章 法会盛景][第1页/共5页]

(一)天象异变

申时将过,三教大德退入释迦塔内,半个时候后,各自捧着一卷经匣走出。经匣由三色锦缎包裹:佛家的是朱砂红,绣着莲斑纹;道家的是天青色,绣着云雷纹;儒家的是月红色,绣着卷云纹。当他们将经匣放在石台上时,三色锦缎俄然主动展开,暴露内里合三为一的经卷。

“铛——”三清殿的铜钟几近同时响起,一名白发童颜的道长踏云步而来,青袍上绣着的太极图跟着法度变幻阴阳。他是龙虎山的玄玑子,五十年前曾在华山论道,以“六合与我并生”之论佩服诸派,现在手中拂尘悄悄挥动,便有松针暗香满盈,细看拂尘尾端,竟系着几片金箔剪成的竹叶,恰是道家“金竹符”的意味。

(三)三圣临台

“看!天上有字!”不知谁喊了一声,十万信众同时昂首。只见光影画卷中,“三教归元”四个大字缓缓闪现,每个字都由佛光与紫气交叉而成:“三”字如道家八卦衍生,“教”字似佛家莲花绽放,“归”字若儒家礼器摆设,“元”字则像六合初开的浑沌之形。更奇的是,每个笔划之间都有藐小的光点飞舞,仿佛千万只萤火虫在誊写天道。

3、经文传播

(四)心声反响

周明礼则俯身抓起一把灰尘,任由细沙从指缝间滑落:“《尚书》有云:‘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本日之景,便是‘协和’之象。愿我等服膺,仁心不分佛道儒,善举皆是六合功。”他话音未落,手中滑落的细沙竟在空中聚成“和”字,被山风悄悄托起,融入空中的光影当中。

三清殿坐落在释迦塔西侧的台地上,青瓦鳞次栉比,檐角高翘如仙鹤展翅。屋脊中心的八卦阴阳鱼雕塑,在晨露中闪动着幽蓝光芒,八卦纹路里嵌着的夜明珠尚未完整隐去荧光,与释迦塔的金光构成奥妙的照应。殿前的青铜香炉早已卷烟环绕,炉身铸刻的二十八星宿图,在烟雾中若隐若现,仿佛六合星斗都在参与这场嘉会。

“此经非纸墨所成,乃三教心血所凝。”昙摩大师的声声响起,“佛家经卷,可破烦恼障;道家经卷,可通六合气;儒家经卷,可明人间理。然三经合一,唯有一心——心正则经灵,心善则效显。”玄玑子接着道:“夜深人静时,持经默诵,自会有感。”周明礼则弥补:“不必拘泥笔墨,但求无愧本心。”

信众们顺次上前支付经卷,当经卷触碰到他们的手掌时,竟各自收回分歧的微光:虔诚的老者手中,经卷出现暖和的橙光;心胸执念的陈铁牛手中,经卷闪过金光后又归于安静;张恪接过经卷时,册页上的笔墨俄然如活物般游动,在他掌心写出“正心”二字。

昙摩大师双手合十,声音如春日融雪般清润:“诸位善信,本日佛道儒三教齐聚灵山,非为门派之争,只为共祈承平。佛说‘众生皆苦’,道言‘六合不仁’,儒云‘仁者爱人’,然三教本心,皆在渡人——渡人离苦,渡人向善,渡天下归心。”说罢,他抬手重挥,法衣上的千手观音像竟似活过来般,每只手掌都泛着微光,台下信众中有人低呼:“菩萨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