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中秋拜月][第6页/共8页]
“启坛——”陈真人的声音如清泉漫过青石,三十六盏琉璃灯回声而亮,灯油是用月桂花瓣浸泡了七七四十九天的茅脂,火焰呈半透明的银蓝色,将祭坛映得如同悬浮在云端的广寒宫。信众们身着素白祭服鱼贯而入,衣摆绣着银线勾画的捣药玉兔,发间簪着新折的月桂枝,枝上凝着的露水在灯光下竟闪现出“安然”“团聚”的字样——那是凌晨在灵山“月魄岩”汇集时,露水接收了岩石上千年祭文的灵气。
“北斗注生,南斗注死,太阴星君,照临万方——”陈真人的咒语如潮流漫过沙岸,香炉中的烟气俄然化作银河,向灵山三十六峰伸展。每座峰顶的红茅地都亮起金红色光芒,与烟气中的星斗交相辉映,构成“地脉连星斗,月魄汇山灵”的异景。信众们感到有清冷的力量顺着眉心涌入,客岁夏季留下的寒疾、今夏劳作时的扭伤,都在这股力量中垂垂消逝。
灯海升空的顷刻,灵山三十六峰同时亮起。玉京峰的红茅地泛着金红色光芒,如燃烧的月光;灵应峰的桑园飘出银辉,每片桑叶都映着孔明灯的倒影;聚鹊岩的喜鹊振翅飞起,羽翼穿过灯海,竟让某些灯面闪现出亲人的面庞——那是灵山对思念的回应,让远方的人在灯影中长久相聚。
半夜梆子响过,信州城的百姓连续进入天井,每人发间都别着新折的月桂枝,衣摆绣着银线勾画的捣药玉兔纹。阿莲换上母亲留下的素白祭服,衣袂间绣着用月桂汁染的“广寒纹”,每道纹路都暗合着月球环形山的走向。她腰间系着太姥姥传的“捣药囊”,内里装着晒干的月桂、红茅和七叶莲,走动时收回细碎的清响,像极了传说中玉兔捣药的声音。
小玉捧着“捣药钵”跪在阿莲右边,钵中装着新采的月桂花瓣、红茅晶粉和七叶莲露。当阿莲用玉杵捣药时,钵中俄然腾起淡蓝色的烟雾,烟雾竟凝成玉兔捣药的剪影,蹦跳着跃向祭坛中心的嫦娥像。更奇异的是,嫦娥怀中的玉兔眼睛俄然转动,蚌珠里映出信州城家家户户的灯火,每盏灯都变成了小小的玉兔形状。
是日,信州城的家家户户都在门楣上插上了祭月供过的桂枝,窗棂上贴满了嫦娥与玉兔的剪纸。阿莲将母亲的捣药钵供在神龛上,钵底不知何时呈现了一行用月光写的字:“心有月魄,便是灵辉。”那是嫦娥的启迪,也是灵山的秘辛——真正的灵验,不在于祭坛的华丽,而在于每个生命对天然的畏敬、对糊口的酷爱,终将化作最灿烂的灵辉,照亮人间的每一个团聚之夜。
东方出现蟹壳青时,灯海开端向灵山深处飘去。陈真人取出“灯海录”玉简,那是用月光石碎片和红茅纤维制成的宝器,专门收录每年中秋的灯海祈愿。当最后一盏灯掠过玉京峰,玉简俄然收回强光,上面闪现出千万行金色小字,每字都是信众们的心愿所化,有的清楚如刻,有的昏黄似雾——这是灵山给人间的复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