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大话灵山 - [第47章 重阳登高]

[第47章 重阳登高][第1页/共11页]

第一道菜端上来时,不知谁吹了声长长的呼哨。青花大海碗里,清蒸鲈鱼卧在葱段和姜丝上,鱼身划开的刀口里暴露乌黑的鱼肉,蒸腾的热气中,枸杞和红枣像落在云间的星星。王徒弟站在灶台边擦汗,看着本身经心烹制的菜肴被端上餐桌,嘴角忍不住扬起笑意,想起凌晨去河里捕鱼时,那条鲈鱼在网里蹦跳的银鳞,在晨露里闪着光。

《重阳纪事:灵山秋露记》

长辈们是跟着暮鼓声来的。三十六名青年身着月白中衣,外罩素纱长衫,腰间系着藕荷色丝绦,绦带末端坠着小巧的菊纹银佩,走起路来叮当相碰。走在最前面的阿林捧着漆盘,盘里放着三柄青铜酒壶,壶身上的贪吃纹在暮色里泛着幽光,那是族里供奉了百年的祭器,只在重阳敬老宴上才会取出。

"阿姊你看,这朵菊花开得像金盏!"扎着红头绳的小妮子蹲在岩边,指尖悄悄碰了碰那朵半开的野菊,露水顺着花瓣滚落在她掌心,凉丝丝的触感让她缩了缩手。她的竹篓里已经躺着七八株野菊,叶片上的绒毛沾着细碎的草屑,在晨光里泛着淡淡的金光。

7、亥时初刻·灯影摇红

分完祭品,百姓们开端扑灭手中的灯笼。三十六个莲花灯被顺次点亮,烛光照着灯面上画的先祖画像,仿佛让那些甜睡在族谱中的名字有了温度。他们沿着山径下山,灯笼连成一条蜿蜒的光带,像条从峰顶流向人间的银河,而祭坛上的火光仍在燃烧,照亮了刻在青石上的星图,也照亮了每小我心中的根。

山径旁的野菊丛里,小妮子正把刚挖到的菊花捧在掌心,看那露水顺着花瓣滑到指尖,俄然想起阿娘说的"饮露成仙"的传说。她谨慎翼翼地舔了舔指尖的露水,凉丝丝的,带着淡淡的菊香,忍不住笑出声来,转头对火伴说:"我尝到星星的味道了!"孩子们听了,纷繁伸脱手指去接花瓣上的露水,笑声混着菊香,在晨雾未散的山谷里飘得很远。

"把剩下的菊酒分给大师带归去。"李婶批示着小丫头们清算酒坛,紫陶坛口的棉纸早已吸饱了酒香,悄悄一撕便留下浅褐色的印记。明叔公的拐杖在青石板上敲出规律的节拍,他走向平台边沿,望着山下闪动的灯火,俄然悄悄叹了口气:"当年我们敬老,是怕老了没人管;现在你们敬老,是把心放在了根上。"

松针落在祭坛上,收回纤细的声响,仿佛是光阴的脚步。陈先生摸了摸腕上的骨制手串,回身走向夜色中的山径,衣袂拂过石缝里的野菊,花瓣上的露水悄悄抖落,滴在青石板上,融进了先祖们的印记里。这一刻,灵山沉默,却又仿佛说了千言万语——关于根,关于魂,关于那些从未真正分开的先灵。

祝文念到一半,山风俄然高文,吹得火把狠恶摇摆,却始终不熄。火星子飘向星空,与北斗星交相辉映,仿佛六合在共赴这场盛宴。祭坛东侧的老乐工们奏起了《迎神乐》,曲调比之前更加激昂,篪声如松涛,埙声如泉鸣,交叉成一首献给先祖的赞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