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大话灵山 - [第47章 重阳登高]

[第47章 重阳登高][第2页/共11页]

1、寅时三刻·雾起青嶂

山风俄然转了方向,带着更浓的菊香劈面而来。不知谁喊了声"看,云海!",世人纷繁立足,只见山谷间的晨雾正被阳光蒸散,化作层层叠叠的云浪,在峰峦间翻涌。远处的鹰嘴岩在云海中若隐若现,像艘飞行在云端的巨舰,而漫山遍野的野菊,现在都披上了金光,仿佛大地撒落的星星,在晨光里明显灭灭。

暮色是从鹰嘴岩的褶皱里排泄来的。当最后一道金红的日光掠过松梢,山腰的平台便像被撒了把碎金,青石板缝里的野菊映着夕照,连叶片上的绒毛都镀了层暖光。十二张枣木长桌早已沿台边排开,桌角垂着的茱萸穗在风里轻晃,红果掠过靛青桌布,收回细碎的沙沙声,惊起了躲在桌底的三两只蟋蟀。

"慢些跑,别摔着了!"跟在前面的妇人笑着呵叱,手里的竹篓却不自发地往男孩那边倾,恐怕他摔着了刚挖到的野菊。她的鬓角别着朵半开的菊花,花瓣上的露水顺着发梢滴落在衣领里,凉丝丝的触感让她想起年青时和丈夫登高的景象,当时他也是如许冒莽撞失,却总把最标致的野菊塞进她的发间。

当半夜的露水漫过祭坛的青石,星空中的北斗已悄悄转向。陈先生站起家,拍了拍衣上的灰尘,望向山下闪动的灯火——那是族人聚居的村庄,每盏灯火下,都有关于先祖的故事在传播。他晓得,明天太阳升起时,人们会带着祭祖的余温开端新的糊口,但那些在火光中闪现的面庞,那些在祝文中念出的名字,将永久活在他们的言行中,活在灵山的每一寸泥土里。

"喝了这酒,要记着先祖的苦。"老妇人将酒递给孙子,本身先抿了一口,菊花的暗香混着茱萸的辛辣在舌尖炸开,让她想起年青时跟着父亲进山采药的日子,当时的重阳酒,也是如许的味道,带着光阴的厚重。少年喝完酒,感觉一股热流从胃里升起,竟不自主地向祭坛方向又鞠了一躬。

长辈们是跟着暮鼓声来的。三十六名青年身着月白中衣,外罩素纱长衫,腰间系着藕荷色丝绦,绦带末端坠着小巧的菊纹银佩,走起路来叮当相碰。走在最前面的阿林捧着漆盘,盘里放着三柄青铜酒壶,壶身上的贪吃纹在暮色里泛着幽光,那是族里供奉了百年的祭器,只在重阳敬老宴上才会取出。

"爹,您看到了吗?"他对着星空轻声说,腕上的骨制手串在火光中泛着微光,"孩子们都记得,记得先祖们的血,记得灵山的魂。"山风掠过他的长衫,带来远处溪流的低吟,仿佛是先祖们的回应,又像是光阴的低语,诉说着一个真谛:真正的祭祖,不是典礼的繁复,而是让那些甜睡的影象,永久在先人的血脉里复苏。

山径上的人群持续往上攀登,衣袂在风中飞舞,有的沾着草屑,有的别着野菊,像一群从画里走出来的神仙。老者走在中间,陶壶在腰间悄悄摇摆,壶盖上的铜铃收回细碎的声响,和着石阶上的脚步声,谱成一支陈腐的重阳曲。不知谁起了个头,世人便低声吟起了传播千年的诗句:"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