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大话灵山 - [第48章 冬至祭祖]

[第48章 冬至祭祖][第3页/共11页]

5、亥时正刻·故事漫桌

2、酉时正刻·雪影初合

2、戌时正刻·长桌映辉

《冬至祭祖.祠灯火录》

黄杨木匣翻开的刹时,檀香混着陈年纸页的气味劈面而来。家谱用桑皮纸装订,封面贴着三十六代先祖的生辰八字,朱砂笔迹在雪光中红得发亮。陈长老指尖抚过第三代先祖陈文魁的名字,当年抵抗山匪时留下的剑伤疤痕在掌心发烫,仿佛触到了三百年前的血温。

当露水开端固结在窗纸的冰花上,家宴已近序幕。炭火渐暗,铜锅里的高汤却仍冒着热气,映着长辈们给长辈披上的棉袍。有位青年蹲在祖母脚边,悄悄替她揉着发酸的膝盖,白叟的鞋底沾着祠堂外的雪粒,他俄然想起小时候,祖母也是如许蹲在他床前,替他揉平被角,哼着灵山的民谣。

6、戌时三刻·三叩心魂

雪又下了起来,却不再酷寒。祖祠的铜铃在风中轻响,应和着远处灵山的松涛,仿佛六合在合奏一曲关于传承的长歌。陈长老望着天井里的老梅,枝桠上又绽放两朵新花,朱砂色的花瓣上,冰晶正化作水珠,顺着当年先祖们刻下的族徽纹路,缓缓滴落,融入大地——那是宗族的血脉,在冬至的深夜,与六合共赴一场永久的商定。

《灵山雪祭·红茅灯影录》

当最后一炷香即将燃尽,陈长长幼心翼翼地将家谱支出黄杨木匣。纸页翻动时,夹在此中的银杏叶书签飘落,那是客岁腐败扫墓时,从第一代先祖墓前拾的,叶子上的纹路,竟与祖祠梁柱上的雕花一模一样。

"阿爹,这鱼如何有菊花香?"八岁的虎娃趴在桌沿,盯着刚端上来的红烧鲤鱼,鱼身上的刀纹里嵌着金丝菊,酱汁在鱼腹下积成虎魄色的池,鱼尾处装点的枸杞像落进湖中的红玛瑙。他娘悄悄敲了下他的手,却忍不住笑:"你爷爷年青时在灵山守林,总说菊花能去腥,这技术传了五代人了。"

夜风俄然转了方向,带着山顶的松香和山脚的稻香,吹得羊角灯的绢纱哗哗作响。不知谁在石臼里捣起了最后的茱萸,辛辣的香气混着炭火的余温,钻进了每小我的衣领。长辈们扶着长辈起家,月白的衣袂和藏青的长衫相衬,像冬雪与老梅在灯火下站成了永久的风景。

当半夜的钟声响过,虎娃在暖炕上翻了个身,梦见本身变成了一盏红茅灯,飘在灵山的雪夜里。他瞥见先祖们从雪雾中走来,衣袂上沾着红茅草的碎屑,腰间别着茱萸香囊,他们的笑容像灯笼的火光般暖和,悄悄抚摩着他的额头,说:"孩子,记着,山有灵,人故意,便是最好的祭典。"

"先祖在上,护佑子孙。"不知谁低声呢喃,声线里带着哽咽。祠堂西北角,八十岁的陈老太太跪在蒲团上,充满皱纹的手抚过丈夫的牌位,牌位上的名字是她亲手描的金,客岁本日,他恰是握着她的手,在族谱上签下了本身的名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