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大话灵山 - [第48章 冬至祭祖]

[第48章 冬至祭祖][第2页/共11页]

书迷正在阅读: 热血传奇之全职业精通

1、酉时初刻·暮雪初霁

当最后一炷香即将燃尽,陈长长幼心翼翼地将家谱支出黄杨木匣。纸页翻动时,夹在此中的银杏叶书签飘落,那是客岁腐败扫墓时,从第一代先祖墓前拾的,叶子上的纹路,竟与祖祠梁柱上的雕花一模一样。

青年们悄悄地听着,手中的酒杯不知不觉垂到膝头。明哥儿看着太婆充满皱纹的脸,俄然发明她的眼角有颗泪痣,像朵小小的菊花。他想起客岁重阳,太婆也是在这里,指着远处的灵山说:"你爷爷当年在山上采药,摔断了腿,是乡亲们用藤椅把他抬下山的,从那今后,每年冬至,他都要在祖祠的梁柱上刻一道印子。"

明叔公的吟唱是在雪粒子打在窗纸上时响起的。他拄着拐杖站起家,衣摆拂过石桌上的菊瓣,清越的嗓音像山涧里的清泉,在冬夜里荡开:"维我先民,垦彼荒山,采菊为粮,凿石为垣......"三十六名青年同时起家,向长辈们行顿首礼,月白的衣袂在热气中伸展,像群栖落的白鹤。

村庄的烟囱次第升起炊烟,新麦面的香气混着腊肉的咸香,在渐浓的雪雾中飘散。穿藏青棉袍的妇人挎着竹篮走过,篮里装着刚蒸好的荞麦馍,馍面上印着菊斑纹——那是用先人传下的木模扣出来的,模型边沿的缺口,恰是太婆年青时摔出来的。

8、亥时正刻·雪韵初长

"吾族自灵山迁此,历三十六代,"陈长老展开家谱第二卷,泛黄的纸页上,迁徙线路图用朱砂勾画,"曾祖文魁公率二十青壮,负先祖牌位,涉三川,越五岭,方得此片乐土。"说到此处,他指尖划过舆图上的鹰嘴岩标记,当年父亲说过的话在耳畔反响:"山有灵,人故意,方得安身。"

"把族谱匣子用绵纸裹三层。"族长长老陈崇礼的声音从后堂传来,他正对着青铜镜清算绛红法袍,金丝绣的山纹在烛火下泛着微光。鬓角的白发用茱萸枝扎成小髻,簪头嵌着的老坑翡翠映着雪光,忽明忽暗,像极了五十年前随父亲第一次祭祖时,瞥见的牌位前摇摆的烛影。

当半夜的露水漫过祠堂的青砖,最后一盏灯笼也消逝在雪巷深处。长桌上的杯盘早已洗净,唯有那卷光绪年间的手札还摊在石案上,月光为纸页上的菜名镀上了银边,仿佛那些菜肴随时会从画里飘出香气。石臼里的茱萸碎末披发着淡淡的辛辣,混着炭火的气味,渐渐融入了信州城的夜色。

黄杨木匣翻开的刹时,檀香混着陈年纸页的气味劈面而来。家谱用桑皮纸装订,封面贴着三十六代先祖的生辰八字,朱砂笔迹在雪光中红得发亮。陈长老指尖抚过第三代先祖陈文魁的名字,当年抵抗山匪时留下的剑伤疤痕在掌心发烫,仿佛触到了三百年前的血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