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大话灵山 - [第49章 腊八祈福]

[第49章 腊八祈福][第2页/共9页]

了尘师父赶紧扶起她,袖口拂过处,妇人瞥见他腕上戴着串松针编的手链,恰是当年小沙弥的模样。"施主可知,这松针需在冬至夜子时汇集,沾着初雪的北峰松针,吸了半年的月光精华。"他望向远处的灵山,晨雾正从山腰散去,暴露半座隐在云里的道观,"当年我在鹰嘴崖冻僵,是位姓张的猎户用松针粥救了我,现在不过是把这份暖意传下去罢了。"

“阿爹,彩虹到我碗里了!”虎娃举着摔裂的陶碗,碗底盛着熔化的冰水,水面上竟浮动着极小的虹光。妇人低头一看,惊见水中倒影里,冰瀑顶端模糊闪现出观音菩萨的慈颜,转眼又化作松涛起伏的波纹。她俄然想起难产时的深夜,曾闻声冰棱断裂声,像有人在云端轻叩。

2、卯初开坛·双辉相映

“闻声了吗?”他对围过来的百姓说,“那是冰挂在念往生咒。”雾气里传来如有若无的诵经声,竟与灵山寺的暮鼓合了节拍。虎娃俄然指着冰瀑尖叫:“菩萨动了!”只见雾中冰柱竟似观音抬手,指尖落下的水珠在半空凝成冰晶胡蝶,翩翩飞向病儿的襁褓。

《灵山粥香》

信州城的腊月老是带着股子清冽的禅意。城墙根下的老梅枝桠间凝着未化的霜,青石板路上印着深浅不一的驴蹄印,街角的当铺早早就挂出了"冬月当新"的幡旗。子时三刻,灵山寺的钟鼓楼传来三声沉钟,惊起檐角冰棱上的寒鸦,却惊醒不了西街豆腐巷里正在温酒的陈老夫。

5、 申时雾起·绡幕传音

4、 未初融露·冰心化雪

日头偏西时,十八口大锅终究见了底。三清观的李真人带着弟子过来送"五气散",却见灵山寺的和尚们正把最后一点粥汤汇集起来,筹办分给巷尾的乞丐。"你们佛家讲无缘大慈,我们道家讲同体大悲,倒是殊途同归。"真人抚掌而笑,袖口的白芝麻不谨慎撒了些在粥锅里,竟引得麻雀们围着锅沿打转。

2、卯初·香雾起时

1、暮鼓催寒·双坛初启

信众们早已按序跪好。前排穿锦缎的贩子王老爷攥着帐本,膝下垫着金丝软垫,却仍感觉寒气从砖缝里往上钻;后排的青衫墨客握紧笔袋,里头装着未干的“魁星点斗”符,笔尖还沾着昨夜抄经的朱砂;角落的老猎户张叔攥着磨得发亮的箭簇,箭杆上刻着“灵山护佑”四字,是客岁进山遇虎时捡回条命后刻的。

人群里挤出个穿补丁衣的墨客,怀中抱着卷残破的《水经注》。他上个月来灵山寻访冰挂,不慎跌落山涧,是陈铁头用冰棱搭的梯子救了他。现在他盯着冰瀑上的虹光,俄然发明光带里竟有笔迹流转,细辨竟是《诗经》里的“呦呦鹿鸣”——那是他亡母最爱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