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腊八祈福][第4页/共9页]
《灵山粥香》
卯初刻,第一缕阳光斜切过鹰嘴崖。千丈冰瀑俄然活了过来:垂落的冰柱折射出七彩光带,在岩壁上流淌成河;倒挂的冰锥如水晶剑簇,尖端凝着的露水将阳光碎成星子,洒在仰首祈福的百姓身上。有穿红袄的小妮子惊呼:“快看!冰菩萨在织彩衣呢!”
4、心灯照影·众生百态
最震惊的是墨客,他瞥见冰瀑上的虹光俄然聚成笔墨,竟在复述他方才默诵的《水经注》片段。更妙的是,那些笔墨落入雾中,化作点点荧光,附在信众们的衣衿上,像山神亲手盖下的护佑印。
人群里挤出个穿补丁衣的墨客,怀中抱着卷残破的《水经注》。他上个月来灵山寻访冰挂,不慎跌落山涧,是陈铁头用冰棱搭的梯子救了他。现在他盯着冰瀑上的虹光,俄然发明光带里竟有笔迹流转,细辨竟是《诗经》里的“呦呦鹿鸣”——那是他亡母最爱的句子。
信州的深冬总带着股子彻骨的清冽,特别当北风掠过灵山九峰,连松针都要凝出冰晶。冬至过后的第七日,鹰嘴崖的老松率先挂起冰棱,如水晶帘幕垂落,在山风中叮咚作响——这是灵山冰挂初成的讯号,比寺观的晨钟更让信州百姓心颤。
2、卯初·香雾起时
1、 前夕·炉烟未歇
步队里俄然传来骚动。西市王婆子扶着个面色青白的妇人挤过来,怀里的孩子正咳得浑身颤栗。妇人衣衿上还沾着夜露,明显是从城郊急赶过来的。了尘师父见状,亲手舀了勺粥,却在递出前悄悄捻了片松针放入碗底:"这位施主,公子可曾见过凌晨的灵山日出?"妇人一愣,点头间已泪湿衣衿——丈夫客岁进山采药再未返来,她单独带着孩子在破窑里熬冬,那里见过甚么日出。
"施主请接粥。"了尘师父的声音像浸了松露的温酒,他手中的柏木勺刚探入锅,就见八宝在沸汤中沉浮:赤豆已煮得开裂,暴露沙糯的内里;桂圆肉蜷曲如虎魄,核桃碎泛着油光;最妙的是那松针,细如发丝却韧性实足,在粥里伸展如绿云。陈老夫的青瓷碗刚接住粥,就觉碗底一暖,昂首正撞见了尘师父眼中似有金光流转——当年阿谁在雪地里奄奄一息的小沙弥,现在已是寺里的首坐。
妇人抱着孩子往城郊走,怀里的瓦罐还留着粥的余温。孩子趴在她肩上,手指着远处的灵山:"娘,山尖上的云彩像不像我们喝的粥?"妇人昂首,只见西峰的云雾正聚成碗状,金色的阳光从云隙间漏下,真如一碗撒了金箔的腊八粥。她俄然想起丈夫临终前说的话:"灵山的每棵松树都是神仙的拐杖。"现在终究信赖,那些落在雪地里的松针,原是神仙留给凡人的暖和。
2、卯初开坛·双辉相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