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大话灵山 - [第50章 除夕守岁]

[第50章 除夕守岁][第4页/共8页]

《守岁灵山记》

这一晚,统统闻声钟声的人都做了一样的梦:梦见本身站在灵山钟亭下,钟声化作松针雨落下,每根松针都刻着本身的苦衷。而在钟声最深处,有个声音在说:“当你情愿聆听,千年的钟鸣便永久新奇;当你心胸善念,灵山的反响便永不消逝。”

正说着,楼下传来周妈的呼喊:“该吃‘守岁圆’了!”厨房里,三十六只白玉碗已摆成莲花状,每只碗里漂着十二颗汤圆,汤圆皮用松针汁和的,模糊透出绿意,内馅是灵山野蜂蜜混着松子碎。长安咬破汤圆,温热的蜜浆混着松仁香在舌尖漫开,俄然闻声祖父在正厅轻诵:“灵山之灵,不在高险,在民气相传。”

当第一缕晨光爬上飞檐时,烟花早已散尽,唯有香灰在石阶上积成薄毯,河灯漂远成点点萤光。但每个昂首望向天涯的人都记得,昨夜那四个字的金光如何映亮瞳孔,如同将永久的祈愿种进了年轮深处——岁岁长明,不是烟花长久的残暴,而是千万颗心在炊火里共同编织的,永不燃烧的光。

钟声余韵里,了尘师父发明钟体上多了道新刻的纹路——极细的冰棱纹,恰是本年夏季灵山冰瀑的形状。李真人捡起钟基旁的松针,见针叶上凝着极小的金箔,与钟身上的“护生纹”如出一辙。“当年智空长老与玄真子道长铸钟时,曾说钟声每响百年,就会吸纳新的山灵。”了尘望着山下闪动的灯火,“本年刚好是第一百个除夕,你看那钟纹,像不像多了双托举的手?”

当城楼的梆子敲响十二声,李家人围坐在火盆前分压岁钱。祖父拿出个松塔形的木盒,内里躺着十二枚刻着先祖名讳的铜牌:“这是你太爷爷当年候的,每枚铜牌都沾过灵山的雪水。”轮到长安时,他发明铜牌后背竟刻着幅微缩的灵山图,鹰嘴崖的冰挂、北峰的松林、山脚下的李家祖屋,都清楚可见。

三清观的李真人同时推开钟鼓楼的木门,道袍上的云纹与钟体的星图相映成趣。他取出个松塔形的木盒,内里盛着新采的北峰松针:“万积年间铸钟时,玄真子道长特地取了七十二根百年松根,炼入钟舌。”说着将松针洒在钟基四周,松针落地时竟收回“叮叮”轻响,像在与钟体对话。

当第十二声钟声落下,全部信州城俄然静了一瞬。紧接着,千家万户的窗棂同时响起“咔嗒”声——那是百姓们客岁在钟鼓楼求得的“钟魂符”在震惊。刘娘子怀里的孩子俄然伸开嘴,收回清澈的哭泣,这是他出世三天来第一次出声;老陈摸着胸口的符,俄然喊出本身的名字:“我是陈得贵,光绪二十七年进山打柴的陈得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