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永续之策][第6页/共9页]
当第一缕金红色的阳光掠过碑顶时,青岩的机器臂俄然展开成青龙形状,龙首微昂,口中吐出藐小的光雾。陈雨桐认出那是山体水汽循环数据的可视化闪现,客岁他们在主峰安装的三百个传感器,现在正将湿度、负氧离子浓度等数据转化为活动的光带,缠绕在誓词碑四周。
异变在誓词念到第三段时产生。本来阴沉的天空俄然聚起云团,精密的雨丝从天而降,却在打仗到誓词碑时化作晶莹的光珠。陈雨桐感到徽章在掌心发烫,光纤头绪中活动的光俄然变得清楚,竟与石碑上用摩崖石刻记录的《护山经》笔墨一一对应。青岩的机器龙首收回低吟,龙身扫过空中时,被雨水冲刷的碑基闪现出一排新的刻痕——那是近三年来志愿者们记录的生态数据,正以陈腐的甲骨文情势渐渐闪现。
六月八日凌晨,三十七名毕业生穿戴学士服站在药圃前。新立的石碑用灵山青石凿成,碑头刻着七叶莲的浮雕,碑身"复生礼"三个大字由老药农们用红漆填色。当陈小满把编号"2025-01"的七叶莲幼苗放进挖好的树坑时,俄然发明坑底埋着片泛黄的纸片——是客岁归天的老周留下的采药条记,边角处画着小小的七星图案。
毕业季的筹办会上,门生们盯着设想稿争辩不休。陈小满指着地质公园打算图上的空缺地区:"能不能在这里建个'复生礼'碑?就像当代药商分开时,会留三株幼苗作为回礼,我们毕业生每人种一棵七叶莲,刻上本身的名字。"他的发起让林教员想起县志里的记录:"民国二十七年,最后一次复生会,药商们在山口种下三百株七叶莲,说是给山的谢礼。"
沿着当年运矿石的山路向上,石缝里还嵌着未清洁净的碎石。老陈留意到,路基两侧已经播撒了仲春兰和苜蓿的种子,嫩芽正从岩屑中钻出来,像星星点点的绿火苗。走到半山腰的平台时,他瞥见几个戴着安然帽的工程师正在检察地质监测仪,屏幕上跳动的数字显现着山体的含水率和泥土酸碱度——这些数据,曾经是他开矿时最不屑一顾的。
寅时三刻的灵山还浸在靛青色的雾霭里,誓词碑的表面像柄插入大地的青剑,碑顶雕镂的七叶莲图腾在露水反射下泛着微光。二十四岁的陈雨桐蹲下身,用软布擦拭碑基裂缝里的苔藓,指尖触到石面上浅刻的星图——那是遵循灵山主峰的七座山岳摆列的,与她肩章上的刺绣图案分毫不差。三年前她第一次插手护山行动时,曾在这里捡到半片生锈的矿钉,现在装在标本瓶里,就放在背包侧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