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修仙修傻了 - 第103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第103章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第2页/共3页]

曾参之孝,动六合而感鬼神,其悉心奉养双亲,每一言辞、每一去处皆从于孝道,故能为后代表率。

且齐家亦关乎家属传承,重视教诲子孙,使其自幼浸淫于儒家典范与品德标准当中,方能使家属连绵不断,福泽后代。

如《礼记》所云:‘父子笃,兄弟睦,佳耦和,家之肥也。’父子之间,父慈子孝,父亲以正玄门育后代,后代则恭敬孝敬;兄弟之间,兄友弟恭,相互搀扶;佳耦之间,相敬如宾,举案齐眉。如此,则家庭敦睦,家属畅旺。

“修身之德,又表现于诸多方面。

孔子神采凝重,目光深远:

小普深思半晌,续问:“夫子,平天下之弘愿,又如何可达?”

远人不平,则修文德以来之。当使各国皆遵守儒家之道,以礼义订交,摒弃战役与纷争。

孔子微微举头,神采持重:

以仁德为怀,礼法并用,均衡各方好处与干系,令国度成为道之践行场域,于政治、经济、文明诸方面,皆循道而行,使百姓于国度管理中,感受品德力量与次序井然,此乃道在国度管理之弘大闪现,为平天下之先声与基石。”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可见忠信之首要。再者,君子当有恕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以宽大仁爱之心对待别人。

昔舜帝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不仁者远矣。

如周公制礼作乐,使周之德化传播于诸侯各国,天下归心。于列邦来往当中,倡导大同思惟,‘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好。’消弭版图之分,种族之见,使天下之人皆能共享承平乱世。

又当广纳贤才,任人唯贤,不以亲疏贵贱为标准,而以才气品德为考量。

一家之主,需以身作则,如东风化雨般将儒家之德通报于家人。

小普如有所思,又道:“夫子,那齐家之道,又有何详细原则?”

为政者当本身端方,为百姓之榜样。轻徭薄赋,使民安居乐业,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此乃儒家修齐治平之最高境地,是为道之极境。

小普整衣敛容,向孔子深深一拜,恭谨问道:“夫子,常闻儒家之道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要旨,然弟子愚笨,不知此四者关联究竟如何?又当如何肇端,步步践行,方得儒家真谛?”

孔子目光通俗而暖和,负手踱步,缓声道:

出外则以忠信待人,言出必行,行之必果。

为夫者,当尽丈夫之责,爱妻护家,以礼相待;为妻者,应守妇人之德,和顺贤淑,相夫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