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修仙修傻了 - 第151章 知易行难,知我,则我

第151章 知易行难,知我,则我[第1页/共3页]

怡宝与小普皆点头称是,持续沉浸于对品德经第七十章的参悟当中,似有所得,又觉这“道”之通俗,仍需不竭摸索。

老子手抚长须,缓缓而言:“修心与践行实乃相辅相成。先需修心,使内心澄彻,不为妄念所扰,方能洞察道之真谛。心明以后,于平常言行、待人接物中践行道义,于纤细处彰显大道。如读书以明志,劳作以养身,在这一静一动之间,感悟并遵守大道,久而久之,或可趋近于知我、则我之境。于修行来讲,初涉修行者,需先在内心深处种下道的种子,通过冥想、诵经、参悟等体例,让内心安好平和,去除邪念与私欲,此过程中要有虔诚畏敬之心,视道为生射中至高无上的指引。当内心有了必然的道的根底后,再将修行融入到糊口的点滴当中,在与别人相处时秉承善念,在面对困难与波折时以道的聪明去化解,在行走坐卧间时候保持对本身气味与心念的发觉与调剂。且在修行的过程中,不管是遭受瓶颈难以冲破,还是因外界滋扰而心生摆荡,皆要保持沉稳果断的心态,不怨天尤人,不随波逐流,如此表里兼修,方能在修行的门路上稳步前行,逐步靠近贤人的境地,贯穿那被褐而怀玉的高深修行境地。”

老子点头道:“恰是。大道至简,却因与世俗之欲相悖,世人难以割舍私欲,故而能晓得吾道之人寥寥。而能真正以道为则,践行于糊口诸事当中者,更是难能宝贵。仿若明珠蒙尘,能识得它灿烂光彩者少,能将其擦拭干净、奉为珍宝者更少。古之圣贤,常独守正道,虽遭世俗不解,却仍然死守,如那出淤泥而不染之莲花,此等品格方为贵重。于修行而言,能洞悉修行真谛者,需穿透层层迷雾,看破功名利禄对心灵的桎梏。而能依此真谛修行者,更是要在冗长的光阴中,抵抗无数的引诱与滋扰。比如在修炼心性时,需降服嗔怒、妒忌、贪婪等负面情感的腐蚀,这是一条孤傲且艰巨的门路。修行者在这条路上,要有如履薄冰的谨慎,时候核阅本身的内心,一旦发明邪念滋长,便及时以道心加以禁止。同时,又需具有坚固不拔的毅力,不因一时的波折或停滞而悲观沮丧,始终坚信只要死守正道,必能在修行的漫冗长河中有所收成。唯有如此果断者才气在这条门路上不竭前行,达到更高的修行境地。”

怡宝率先发问:“老君,您说您的话很轻易晓得,也很轻易实施,可为何天下人却都不能了解,也不能去践行呢?这是为何呀?”

老子还是神态悠然,轻抚长须,开端报告品德经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贤人被褐而怀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