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法身非相分[第3页/共5页]
须菩提尊者仿佛也立即明白了佛陀的深意,再次起家,恭敬地说道:“世尊,如我解佛所说义,不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佛陀浅笑着点头,承认了须菩提的答复,随后说道:“须菩提,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正道,不能见如来。”小普心中一震,这几句话如同一记警钟,重重地敲在他的心上。本来,不但不能以三十二相观如来,乃至不能以任何外在的色、声等去寻求如来。如果固执于这些外在的东西,便是走上了正道,没法真正见到如来。
只要当我们能够洞察到这些相的本质是空性,不被其利诱,不固执于它们,才气见到真正的如来。这就如同我们在糊口中,不被功名利禄、爱恨情仇等各种表象所束缚,以一颗清净、划1、无分别的心去对待天下,才气体悟到佛法的真谛,见到心中的如来。当我们面对别人的歌颂时,不沾沾自喜,因为歌颂只是一时的言语,它并不能定义我们的实在代价;当我们遭受攻讦时,也不心生痛恨或懊丧,因为攻讦一样是虚幻的,它只是别人的观点和观点。我们要明白,真正的本身并非由别人的评价所定义,而是内心的憬悟和聪明。
佛陀慈悲地看着世人,缓缓说道:“凡统统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小普几次咀嚼着这句话,心中如拨云见日般敞亮起来。人间统统无形有相的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它们如同镜花水月,转眼即逝。我们所看到的江山大地、花鸟鱼虫,我们所具有的财产、职位、名誉,乃至我们的身材和思惟,都在不竭窜改当中,没有永久稳定的实体。就像春季盛开的花朵,鲜艳欲滴,斑斓动听,但跟着时候的推移,它会逐步残落,化为灰尘。我们固执于花朵盛开时的斑斓,却忽视了它必定消逝的本质。
这时,须菩提尊者起家,恭敬地答复道:“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观如来。”小普心中一惊,须菩提尊者竟如此答复,莫非本身的了解有误?可未等他过量思考,佛陀便说道:“须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观如来者,转轮圣王则是如来。”小普刹时恍然大悟,转轮圣王也具有三十二相。转轮圣王活着间以强大的统治力和福德着称,他能以公理和慈悲管理国度,使百姓安居乐业。但他与如来有着本质的辨别,如来是憬悟了宇宙人生本相的智者,是超出了世俗的烦恼和固执,达到了究竟摆脱的境地。如果仅以三十二相来判定是否为如来,那岂不是将转轮圣王与如来混合了?这明显是不对的,可见不能仅仅通过外在的相来熟谙如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