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吐蕃来使[第1页/共3页]
李世民览信后,沉默半晌,而后扣问使节:“赞普此番求亲,所欲娶者为何人?”
随王德步入内殿,房玄龄法度妥当,行至李世民面前,躬身施礼,声音沉稳而恭敬:“臣房玄龄,拜见陛下。”
“陛下,吐蕃之地,偏僻蛮荒,岂能与我大唐相提并论,更遑论将金枝玉叶的长乐公主远嫁其地?”程咬金挺身而出,言语间尽是不忿。
李世民闻言,眉头微蹙,语气中透出不悦:“张爱卿此言差矣,莫非在卿眼中,朕之德行与远见,竟不及那亡国之君隋炀帝乎?我大唐边境广宽,百业俱兴,何愁戋戋一座行宫之建?”
李世民沉默不语,心中思虑着应对之策。
李世民闻言,悄悄点头,目光中闪过一抹沉思:“房爱卿所言极是,此事关乎国体,需慎重考量。你且退下,待吐蕃使臣到来,朕再行决计。”
李世民目光通俗,环顾殿中群臣,缓缓言道:“洛阳,乃天下当中枢,朕意在此筑一富丽行宫,以供憩息与治世之用,诸位卿家觉得此议如何?”
他稍作停顿,目光中闪过一丝忧愁,“臣觉得,吐蕃国力强大,民风彪悍,善战之名远播,非等闲可动兵戈。一旦战事起,胜负难料,且耗费国力,非我朝所愿。若应允其联婚之请,不但可安吐蕃之心,更可借此机遇,稳固边陲,彰显我大唐之仁德与威仪。”
李世民笑道:“朕当然晓得爱卿的忠心,不过爱卿今后有事无妨直说。”
李世民见状,不由展颜一笑,目光转向张玄素,戏谑中带着几分亲热:“张爱卿啊,朕观你行事气势,很有几分魏卿之风采,莫非暗里里有所师承?”话语间,既显帝王之诙谐。
李世民闻言,深思半晌,神采渐缓,终是轻叹一声:“张爱卿之言,如晨钟暮鼓,振聋发聩。朕原意以洛阳为基点,泽被四方,未曾想此举或有悖民气。罢了,既是如此,朕便许下誓词,即便今后亲临洛阳,亦甘心露天而坐,不言辛苦。修建洛阳行宫之事,就此作罢!”
他看向使节,沉声道:“长乐公主乃朕爱女,朕舍不得她远嫁他乡。”
退朝后,房玄龄对张玄素道:“本日多亏了你,不然陛下能够就要背上骂名了。”
使节闻言,赶紧道:“陛下,赞普对长乐公主一片密意,愿以举国之力迎娶公主,必不会虐待公主。”
张玄素闻旨,面露感激之色,深深一揖,声音中尽是竭诚:“微臣张玄素,伸谢陛下隆恩!”
太极殿。
张玄素惶恐道:“微臣怎敢与魏大人相提并论,只是尽到臣子的本分罢了。”
张玄素躬身再拜,言辞诚心:“陛下息怒,臣非成心贬损陛下。实乃忧愁,宫殿之建,不但耗资庞大,更恐引得民气浮动,重燃战乱之火。想当年,光复洛阳之时,太上皇明智,欲焚其宫室以绝奢糜之风,陛下更是仁心广布,劝止太上皇,将建材分赐百姓,此等大德,四海歌颂。现在,若陛下忽而改弦更张,大兴土木,前后不过十载,大拆大建,百姓心中不免生疑,恐伤陛下圣明之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