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穿越大唐:李承乾的皇位我保定了 - 第130章 吐蕃来使

第130章 吐蕃来使[第2页/共3页]

房玄龄闻言,思路敏捷转动,缓缓道:“陛下应忆往昔,吐蕃赞普初闻草原诸部及吐谷浑可汗皆得我大唐公主为妻,心生神驰,遣使求亲。彼时陛下以大局为重,婉拒之,并遣冯德遐为使,前去吐蕃以安其心。然吐蕃使节归程,添油加醋,言及陛下初时之宠遇与允婚之意,皆因吐谷浑可汗在长安作梗,方致婚事作罢。此言一出,松赞干布怒不成遏,竟起兵攻伐吐谷浑。”

退朝后,房玄龄对张玄素道:“本日多亏了你,不然陛下能够就要背上骂名了。”

“陛下,吐蕃之地,偏僻蛮荒,岂能与我大唐相提并论,更遑论将金枝玉叶的长乐公主远嫁其地?”程咬金挺身而出,言语间尽是不忿。

李世民闻言,悄悄点头,目光中闪过一抹沉思:“房爱卿所言极是,此事关乎国体,需慎重考量。你且退下,待吐蕃使臣到来,朕再行决计。”

张玄素闻旨,面露感激之色,深深一揖,声音中尽是竭诚:“微臣张玄素,伸谢陛下隆恩!”

张玄素闻言,挺身而出,神采凝重:“陛下圣明,然臣大胆直言,目前大唐虽已初露乱世之兆,然国力尚未及昔日隋朝之鼎盛。臣恐陛下若等闲兴此土木之巨役,恐重蹈隋炀复辙,遗祸百姓。”

李世民龙颜大悦,随即宣布:“赐张玄素锦缎二百匹,以示嘉奖,并擢升其为东宫右庶子之职,以彰其才。”言毕,龙袍轻拂,尽显帝王之威仪。

李世民笑道:“朕当然晓得爱卿的忠心,不过爱卿今后有事无妨直说。”

此时,一旁的大臣们纷繁进谏,有的主张和亲,以为这是保护两国战役的好体例;有的则反对,担忧长乐公主刻苦。

李世民闻言,深思半晌,神采渐缓,终是轻叹一声:“张爱卿之言,如晨钟暮鼓,振聋发聩。朕原意以洛阳为基点,泽被四方,未曾想此举或有悖民气。罢了,既是如此,朕便许下誓词,即便今后亲临洛阳,亦甘心露天而坐,不言辛苦。修建洛阳行宫之事,就此作罢!”

张玄素躬身再拜,言辞诚心:“陛下息怒,臣非成心贬损陛下。实乃忧愁,宫殿之建,不但耗资庞大,更恐引得民气浮动,重燃战乱之火。想当年,光复洛阳之时,太上皇明智,欲焚其宫室以绝奢糜之风,陛下更是仁心广布,劝止太上皇,将建材分赐百姓,此等大德,四海歌颂。现在,若陛下忽而改弦更张,大兴土木,前后不过十载,大拆大建,百姓心中不免生疑,恐伤陛下圣明之誉。”

张玄素惶恐道:“微臣怎敢与魏大人相提并论,只是尽到臣子的本分罢了。”

李世民闻言,眉头微蹙,语气中透出不悦:“张爱卿此言差矣,莫非在卿眼中,朕之德行与远见,竟不及那亡国之君隋炀帝乎?我大唐边境广宽,百业俱兴,何愁戋戋一座行宫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