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数记中提到的“应许之地”对基督徒的永恒盼望有何象征意义?[第3页/共4页]
探子回报“公然是流奶与蜜之地”(民13:27),描画了应许之地物质上的丰厚。基督论解释中,“我来了,是要叫羊得生命,并且得的更丰厚”(约10:10),将这一丰厚从物质层面拓展到属灵生命。季世图景里,“生命河从神和羔羊的宝座流出来,在街道当中……树上的叶子乃为医治万民”(启22:1 - 2),揭示了应许之地丰厚的永久维度,生命在此中获得全然的滋养与满足。
(一)亚伯拉罕之约:应许的初绽
练习“磨难生忍耐,忍耐生纯熟,纯熟生盼望”(罗5:3 - 4)的生命过程,在磨难中培养忍耐的风致,寻求“非纯洁没有人能见主”(来12:14)的纯洁糊口。以盼望为动力,不竭塑造和完美本身的风致,使其合适上帝的旨意。
(二)在破裂中缔造美善
从《民数记》“应许之地”看基督徒的永久盼望
(四)在争战中持取信心
(一)基督:应许之地的实体彰显
上帝初次向亚伯拉罕许下应许:“我要将这地赐给你的后嗣”(创12:7)。这一承诺好像一颗种子,播撒在汗青的泥土中,开启了上帝与以色列民族奇特的联络。在立约典礼里,“冒烟的炉并烧着的火把从那些肉块中颠末”(创15:17),这一震惊民气的场景,意味着上帝双方面守约的果断承诺。即便人类充满软弱与悖逆,上帝的应许却坚如盘石,不成摆荡。
(三)新天新地:应许的终究成绩
新约作者通过基督事件对应许之地停止重新解释,构建起更加通俗的救赎神学,将应许之地的观点晋升到全新的高度。
(四)争战的意味:信奉的不懈抗争
(一)安眠的意味:灵魂的终究归宿
3、新约的终究转化:从迦南到新缔造的升华
上帝宣布:“我下来是要救他们离开埃及人的手,领他们出了那地,到夸姣宽广流奶与蜜之地”(出3:8)。出埃及事件成为应许之地的首要救赎语境,以色列人在埃及饱受奴役,上帝以强大的力量挽救他们,而应许之地则成为这场救赎之旅的终究目标。“领他们进我所赌咒应许赐给他们的地”(出13:5),这不但是地理上的指引,更是属灵层面救赎完成的光鲜标记。
(六)在群体中见证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