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书亚记第7章分析[第3页/共4页]
文学伎俩:
对于埋没的罪:信徒应师法约书亚“自洁”(7:13),通过按期灵修省察(诗139:23 - 24),深切深思本身的内心和行动,发明并措置那些埋没在深处的罪,保持心灵的纯洁。
群体与审判(7:22 - 26):全民参与履行对亚干的审判,这一过程表现了全部以色列群体对规复圣约干系的巴望。他们明白,只要通过对罪的严厉措置,才气重新获得神的眷顾和祝贺,规复与神之间的密切干系。
群体层面:
教会层面:设立教诲机制,帮忙那些堕入瘾症等“当灭之物”的人。以实际施动践行神的爱和怜悯,帮忙他们摆脱窘境,重新回归普通的糊口。
神与约书亚(7:10 - 15):神在关头时候向约书亚揭露了罪的本源,明白指出以色列人中间有人违背了神的号令,私藏了“当灭之物”。神要求约书亚干净群体,这一对话不但是神对约书亚的指引,更是对全部以色列群体的警示,夸大了保持纯洁的首要性。
叙事对称性:
5、利用与当代意义(步调10)
公义与怜悯的实际:
新旧约照应:
贪欲的警示:亚干的“一件衣服、银子”(7:21)意味着世俗的引诱,这些看似微不敷道的东西,却能激发人的贪欲。信徒需以“敬虔 + 满足”抵抗(提早6:6 - 8),学会满足于神所赐赉的,不被世俗的物质欲望所摆布。
反复关头词:“当灭的物”在章节中多次呈现(7:1, 11 - 12, 15),作为核心物品,它承载着崇高的禁令,任何对其私藏的行动都被视为对神的轻渎。“罪”(7:11 - 13, 20)的频繁提及,不竭提示读者罪的存在及其带来的严峻结果。而“以色列人”(7:1, 11 - 12)这一称呼的几次呈现,则突显了群体纯洁与个别罪恶之间紧密的关联,个别的犯法行动直接影响到全部以色列群体在神面前的职位和运气。
群体纯洁:一人犯法,全民担责(7:1),这夸大了教会需保护团体见证(林前12:26)。在教会中,每个成员的行动都与全部群体的形象和名誉息息相干,是以,大师都有任务保持纯洁,制止犯法。
公义:神的公义表现在对亚干百口的审判上(7:24 - 25)。固然这一审判看似峻厉,但它显了然罪的群体性影响(书7:11 - 12),个别的罪不但影响本身,还会涉及到四周的人,神的公义要求对罪停止公道的审判。
认罪与改过:亚干虽承认罪过(7:20 - 21),却未显改过之心,这与大卫认罪诗(诗51:1 - 4)构成光鲜对比。大卫在犯法后,深切地熟谙到本身的错误,朴拙地向神改过,而亚干仅仅是承认究竟,却没有真正从内心深处改过,这也导致了他终究的悲惨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