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游戏竞技 - 圣经千问 - 第6章 (聚焦基甸蒙召与以色列信仰重建)

第6章 (聚焦基甸蒙召与以色列信仰重建)[第4页/共4页]

拆毁“当代巴力”:在当代社会中,我们一样需求检视本身的糊口,辨认并裁撤那些如同“巴力”普通的偶像。这些偶像能够表示为对财产、权力、职位的过分依靠,或者是对物质享用的自觉寻求。我们该当以基甸为表率,英勇地归向真神,摆脱这些子虚偶像对我们心灵的束缚。

玛拿西支派位于约旦河西岸北部,从《创世记》49章对约瑟支派的祝贺中能够看出,玛拿西支派并非军事强族。神却挑选了来自这个支派中一个小家属的基甸,他自称为“至寒微者”。这一挑选充分彰显了神采选的主权,神不依靠人的出身、职位和才气,而是遵循本身的旨意采选那些看似浅显乃至寒微的人,通过他们来成绩巨大的奇迹,以此彰显神的光荣与大能。

《士师记》第六章为我们闪现了一幅活泼的汗青画卷,揭露了深切的属灵真谛:

基甸以诡诈的体例在夜间拆毁祭坛(6:27),这一行动反应出他对族人反应的惊骇。从伦理角度来看,这类行动能够存在争议,因为它并非完整光亮磊落。但是,神却仍然利用不完整的人来达成祂的旨意,这充分显了然神的恩情超出了人道的范围。这让我们明白,即便我们在行动上存在瑕疵,神仍然能够利用我们,只要我们情愿顺服祂的引领。

(二)伦理争议

行动考证(6:36 - 40):即便在获得神的呼召确认后,基甸仍然心存疑虑,他通过两次羊毛实验来进一步考证神的旨意。这看似有些几次的行动,却实在地揭示了他在信奉生长过程中的挣扎与摸索。神并没有因他的思疑而责备他,反而以极大的忍耐与信实回应他的实验,让他更加果断地信赖神的指导。

“至微者”(?????????)(6:15):基甸对本身“至微者”的描述,夸大了他在社会职位和家属背景上的寒微。这一词汇的利用凸显了神采选的颠覆性,正如《哥林多前书》1:27所说:“神却采选了世上呆笨的,叫有聪明的惭愧;又采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健的惭愧。” 神常常挑选那些被世人忽视和轻视的人,通过他们来成绩巨大的奇迹,以此彰显神的主权和光荣。

(二)基甸的支派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