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第3章 奸人上位

第3章 奸人上位[第1页/共4页]

毋宾古还在叨叨个没完,但王钦若的心机早就飞走了。他随即命人连夜加班加点地将毋宾古所说的事给清算了出来,然后他在第二天赶在毋宾古之前将这份质料呈交给了赵恒并建议赵恒对这些积欠的税付与以减免。

综上所言,赵恒从他父亲手里接过来的江山绝对是一个烂摊子。军事上,北方的劲敌辽国像是一根芒刺顶在宋朝的后背,西北的李继迁在一次次的军事打击之下不但没有被剿除反而越加地难以制衡,而民生之艰巨更是在这些年一次又一次的天灾天灾以及朝廷无数次减免税赋的圣旨中获得了淋漓尽致地表现。

同时,赵恒又命令让天下各路转运使轮番进京向他劈面陈述各地在民生方面所面对的题目以便朝廷能够对症下药。

在王钦若的这道任命收回之前,赵恒亲口对宰相们说到了上面的这件事:“当时朕因为被先帝思疑而深自惊骇,王钦若只是一个微末小官但却勇于为老百姓仗言以谏,这实乃大臣风采!”

宋朝很有钱,这几近是我们当代统统人的共鸣,但很遗憾的是,初登帝位的赵恒明显对此种说法只能点头苦笑。为了施恩天下,他能够对大臣们大行封赏,能够赦免和减轻犯人的罪过,但对于万千子民他却拿不出甚么像样的恩赏。

恕我直言,我对此实难苟同乃至不能了解这类思惟体例和脑筋回路。你想做学术研讨却去读小说,这还不如本身意淫来得痛快。再说了,你拿一个元末明初的人所写的关于北宋的小说去阐发和衡量一个宋朝人的物质糊口程度,这个安身点本身就有题目。

没错,单论这件事,王钦若的确是一个实打实的好人和好官,但这内里是否有政治投机的成分就只要王钦若本身晓得了。结好过将来的国君,这但是此后往上攀爬的绝佳体例。在此根本上,王钦若再又获得了一小我的完美助攻从而让他的形象在赵恒的内心变得更加高大和完美。

针对国度因为比年战役所形成的粮食储备不敷的题目,赵恒光鲜地指出“国度大事,足食为先”,只要能让老百姓吃饱饭,这个国度就不会大乱。为此,他命令三司及有关部分要尽力设法确保国度能够具有九年以上的粮食储备以应对战役和天然灾害所激发的粮食危急,从而制止特别期间呈现饥民各处的征象。

不过,其别人的回奏却与王钦如有所出入,这些人说旱情固然是实在存在的,但底子不至于减免七成的租税并建议追收租税。本来就因为赵光义命令核实灾情而被吓得半死的赵恒这下更是被吓得魂不附体,如此一来他收取民气的罪名根基上也就坐实了。但是,也不晓得为甚么赵光义最后挑选了信赖王钦若的说辞,赵恒也由此躲过了一劫,他也就此把王钦若这小我视为仇人和救星。即位以后,赵恒就汲引王钦若进入了三司部分任职,也就是前面说到的阿谁催账的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