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奸人上位[第2页/共4页]
在王钦若的这道任命收回之前,赵恒亲口对宰相们说到了上面的这件事:“当时朕因为被先帝思疑而深自惊骇,王钦若只是一个微末小官但却勇于为老百姓仗言以谏,这实乃大臣风采!”
宋朝很有钱,这几近是我们当代统统人的共鸣,但很遗憾的是,初登帝位的赵恒明显对此种说法只能点头苦笑。为了施恩天下,他能够对大臣们大行封赏,能够赦免和减轻犯人的罪过,但对于万千子民他却拿不出甚么像样的恩赏。
王钦若(公元962年—公元1025年),字定国,新喻(今江西新余)人。提到这小我,汗青给他的定论倒是不如何好:北宋奸臣,宋辽战役期间主和派代表人物,真宗朝五鬼之一。当然,这三个头衔都是他厥后被人给安上的,此时的他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太常丞兼“判三司都催欠凭由司”。前面这个官职名字比较长,而它的职责和任务说得刺耳点就是催账的,那些欠了国度各种税赋的老百姓就是他的“办事工具”。
前面说到赵恒曾命令让文武大臣上书言政切磋如何治国,这几近是每个新天子即位伊始都会做的一件事,而这天然也必会导致漫天的奏疏从天下各地飞奔至天子的办公桌上。这还不算甚么让人头大的事,关头在于这些奏疏里的内容,无数的官员按照本身的态度和角度所颁发的观点和观点明显都是不尽不异的,有些更是截然相反,这就不得不让身为天子的赵恒一时候头大如斗。
一番查对以后,王钦若上奏:“陛下,旱情真的很严峻,开封府只减免了七成租税,依微臣看来应当全数减免。”
没错,单论这件事,王钦若的确是一个实打实的好人和好官,但这内里是否有政治投机的成分就只要王钦若本身晓得了。结好过将来的国君,这但是此后往上攀爬的绝佳体例。在此根本上,王钦若再又获得了一小我的完美助攻从而让他的形象在赵恒的内心变得更加高大和完美。
“也没忙啥,就是我比来发明天下百姓所积欠的税赋实在是太多了,有些处所的百姓乃至连五代前期的赋税都还欠着,这但是几十年的赋税啊,老百姓如何能够交得起?你说他们这日子还如何过?我筹办把这些质料清算出来然后上呈给皇上,再请他把这些积欠的赋税全数都减免了。”
当然,我不是说宋朝人就一向活得水深炽热,我们所谓的宋朝人糊口程度很高实在是应当有个时候和地区限定的,比如宋仁宗亲政今后,比如开封、洛阳、扬州和杭州这类当时的多数会。不过,这些都是今后的事,宋朝的绝大多数老百姓起码在赵恒即位的这个时候绝对谈不上甚么大家都过上了小康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