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章 河北之行(上)[第2页/共3页]
刘备听霍骁所言,当即召来徐庶,三人一同商讨河北之事。
刘备也知救济公孙瓒之事难为,更深知本身这位好友脾气。他踌躇半晌,毕竟是喟然长叹一声,说道:
一念及此,霍骁不敢怠慢,立马赶往下邳州牧府,寻主公禀报此事。
不过,公孙瓒此前曾为争权袭杀幽州牧刘虞,乃至名誉受损,民气大失。其强大之时,幽州世家大族尚不敢轻举妄动,待其接连失利之下,很多幽州世家便背弃公孙瓒,转投袁绍。
以兴平二年为例,当时水灾蝗灾接连而至,公孙瓒不但不恤百姓,残害幽州名流大族,乃至与袁绍互掠百姓,导致幽州百姓民不聊生,动乱四起。
徐庶洞悉民气,天然晓得公孙瓒与袁绍互为仇敌,早已是不死不休之局。若其向主公借兵,便会激发自家与袁绍大战,曹操正可借此坐收渔翁之利!
他当年也曾想过,如果“白马将军”公孙瓒能插手己方阵营,为一方大将,正可助主公交战天下一臂之力。
霍骁心中冷静思考。
“主公!元直智囊所言有理!若易京合围之前,公孙瓒弃城而走,与我军烛龙汇合,奥妙南下,或可有一线朝气!但子龙将军苦劝之下,其却还是刚强己见,据城死守,此事恐已不成为!我愿暗中前去河北,策应子龙将军南下,趁便寻访国让(田豫)将军踪迹。”
本来时空的易京之战,发作于建安四年春,现在却已是建安四年冬。
【注:刘备当年出世入死,讨伐黄巾才获安喜县尉这一小官,却被朝廷命令夺职。派来的督邮又拒不见刘备,被他激愤之下亲手鞭挞,此事反倒并非演义中张飞所为,也足可见刘备脾气刚烈~】
“主公欲劝服公孙伯圭(公孙瓒)放弃基业,南下徐州避祸,怕是不易!袁绍与其敌对多年,一贯视之为眼中钉,此番既将公孙伯圭围困于易京,需求除之而后快!”
在霍骁后代影象中,公孙瓒因界桥,鲍丘之战接连惨败于袁绍之手,悲观丧志之下,便采纳保守计谋,屯兵扼守易京防地,意在确保仅剩的半个幽州。
“即便公孙伯圭肯来徐州,也必会借我军之力,前去攻打袁绍复仇!届时......主公该如何自处?”
“昔日我与伯圭一同肄业于卢公(卢植)门下,我以兄事之,多蒙其顾问!当年任安喜县尉时,我遭那督邮所辱,一时激愤将其鞭挞,是以丢官,托庇于伯圭麾下,其表我为别部司马。后为平原相时,我应孔北海(孔融)所邀救济徐州,亦是伯圭赠我赋税兵马!其本日穷途末路,我又怎可坐视其兵败而亡!”
【注:本来汗青时空,公孙瓒自兴平二年(195 年)被袁绍击败于鲍丘,就退守易京防地,用时四年,直至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完整被困,才兵败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