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慈禧皇后与她的三个宠爱太监 - 第593章 训政好还是归政好

第593章 训政好还是归政好[第2页/共3页]

李莲英固然没有直接答复慈禧皇太后的题目,但是题目的答案很明白。

他佩服李莲英对权力的了解,以及对时势的观点。

这份折子的内容,早在慈禧皇太后的预感当中,以是,当慈禧皇太后看了这份折子,也不觉对劲外,她只是对李莲英的先见之明感到欣喜,佩服李莲英的料事如神。

到时候,慈禧皇太后归政交权了,光绪天子头上罩着的紧箍咒没有了,他没有后顾之忧了,能够甩开膀子,大展雄图,干一番奇迹,不去顾及慈禧皇太后的束缚和干与。

“老佛爷,主子大胆说一句,只要不放手手中的权力,就谈不上落空权力的说法,更没有抓住权力的说法,因为权力永久在您的手中。”

第三份折子是醇亲王奕譞的折子,慈禧皇太后觉得醇亲王奕譞的折子,上奏的内容还是劈面劝谏她的那些话,让她收回成命,暂缓归政,她也不太在乎这份折子。

“小李子,这就叫豪杰所见略同。”

最后一个折子,是翁同龢以小我的名义给她上奏的一个折子。

“小李子,哀家找你来就是想收罗一下你的定见,你倒反问起哀家来了?哀家找你另有甚么意义。”

如果她真的归政后,把权力完整移交给光绪天子,光绪天子又桀骜不驯,再在那些御前大臣们的鼓动下,光绪天子还会把她放在眼里吗?那是底子不成能的事。

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如果劝谏慈禧皇太后训政胜利,那光绪天子的真正亲政,就遥遥无期了。

“既然你明白哀家的意义了,你就说说你对这些折子的观点,哀家想听听。”

慈禧皇太后赞成地看了一眼李莲英,说道:

慈禧皇太后当即派人去把李莲英找了返来。

慈禧皇太后看了醇亲王奕譞的这个折子,内心放心了很多,欣喜了很多,也豁然了。

慈禧皇太后见李莲英反问她,她有点愠怒了。

慈禧皇太后就把刚才这些人的折子内容给李莲英论述了一遍。

他何尝不想让慈禧皇太后早一点归政交权,让光绪天子亲政,做一个能够真正独立自主利用皇上权力的天子。

到时候,她岂不是悔之晚矣。

翁同龢他不但看到了事情的表象,并且还看到了事情的本质,他力谏慈禧皇太后暂缓归政,而不是训政,主如果基于如许的设法考虑的。

慈禧皇太后想了一番后,她还是惊骇她本身考虑题目有遗漏和忽视的处所,考虑得不太全面和详细,她有需求把李莲英召来,和李莲英商讨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