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三国:从凉州辅佐刘备 - 第194章 棉帛换粮,两难自解

第194章 棉帛换粮,两难自解[第1页/共3页]

贾诩摇点头,心想:“玄德还是太年青,盟主之位岂能让得?”

傅干处理了粮草题目,那出兵一万,辅兵两万的计划,荀攸不再反对。

是以刘备还想听听傅干的,即便只出兵一万,也让董卓晓得,天下人并非没有忠君爱国之辈。

用棉帛调换粮食,傅干心中有了大抵的思路。

对于刘焉在成都的所作所为,刘备也是有所耳闻的。

如贾诩所说,勤王胜利,迁都长安,师法周公,刘备的脾气,荀攸非常清楚,必定会授予这屋里的三人极重的权势,收益非常庞大,容不得荀攸不动心。

刘备以为贾诩说的对,很多事在上层设想时,非常好。履行起来倒是忽略极多,好的政策,最后常常成了坏的政策。

贾诩持续说:“勤王一事,明公需求联络汉中。至于巴蜀,咱有血书不假,然从近一年多的经向来看,刘益州心机叵测,恐怕不好相与。他在宗室中名誉极高,到了关中,必放心机极多,恐会与明公争夺盟主一名。”

“器与名,不成以假人。”贾诩淡淡的说,“兵器粮食都可让,唯独这盟主之位让不得。刘益州非人主之相,说不得董贼一番官位承诺,便可劝退他。到时候他为盟主,退出盟约,你我何故相处,这勤王之事不散也得散了。”

荀攸不再辩驳,出兵勤王,他是附和的。只是不附和这个时候罢了。好不轻易安宁下来的凉州,不能呈现任何不对。

“务实,你可有甚么主张?”

喜好三国:从凉州帮手刘备请大师保藏:三国:从凉州帮手刘备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另有传闻,天师道之人常常出入他的府邸,与他多有勾连。

眉头紧蹙的刘备说:“刘益州应当不会这般不堪,先帝在时,服从他的建议,设立州牧,依他为益州牧,他受先帝厚恩,岂能临阵畏缩。”

“是备孟浪了。那先联络汉中苏太守,邀他出兵关中。至于刘益州的话,调派使者告诉一声,至于来与不来,悉听尊便。”

刘备满不在乎的说:“让与他又何妨,等勤王结束,迎天子都长安,万事皆可谈。”

到时候占了潼关,封闭之,以关中为基,蚕食汉中巴蜀,开通西域,亦是光武之基业。

依他的目光来看,此次勤王以后,不管胜利与否,刘备都会被推到风口浪尖,成为天下举足轻重的人物。

傅干侃侃而谈:“第一条,皇甫嵩是否答应一事,以我看来,必定是不允的。可关中不是他皇甫嵩的,他最多也就三万兵,大部分还驻扎在长安四周。我军率先步入五丈原,以五丈原为根底,收拢百姓粮草。只要我军兵出凉州,檄文传遍天下。关东群雄必定也会起兵呼应。第二条,百姓是否情愿调换。我想大抵率是情愿的,我凉州的棉帛物美,比拟葛布,温馨度一个天一个地。明公的名誉响彻关中,百姓佩服。是以只要百姓把粮食运到军中,依高于市场价三成的代价收买,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我想关中的大户百姓是非常乐意来调换的。第三条,运送棉帛需求破钞大量的人力物力。我感觉能够先用骡马拉车,尽量不影响人力,遵循成成渐进的体例,先调派两千兵士,东出陈仓,以陈仓为根底,把棉帛送到陈仓,调换够充足的粮食后,再一万雄师出陈仓。先前的前锋军队,持续带领囤积好的棉帛往前,顺次进步。如许能处理劳力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