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三十三章 二郎固谏自请援

第三十三章 二郎固谏自请援[第3页/共4页]

这个时候,就“援助河东”的此一计谋题目,倒是裴寂与李世民的定见再次呈现分歧了。

他没有推测李元吉竟然会舍弃晋阳逃脱。又进而,导致了李孝基等部唐援进退失据,在河东战局越来越恶化的环境下,被迫华侈了十来天的时候!於是构成了眼下这类极其被动的状况。

李孝基部援兵错失救济晋阳机遇的原因,李世民晓得。

裴寂说道:“恰是如此!二郎,河东即便暂弃,只要关中、蜀地在手,便可坐视李密、宇文明及、李善道、刘武周诸辈自相斗,坐收渔翁之利,候得机遇,汉高之业,亦非不成也!”

裴寂内心也晓得,李渊对他的这份荣宠非同小可,是以他对李渊倒也夙来以忠相报。

并且,和对待别的臣属分歧,李渊作为主上,对他却向来不称其名,都是以“裴监”相称,以示密切和尊敬。——“监”也者,裴寂早前在太原所任之“晋阳宫副监”之监也。

任命李元吉为“太原道行军大元帅”时,晋阳尚未沦陷,李渊给李元吉这个任命的本意,一则,方面主将的大任,向来只任给他的儿子们,是他起兵后一贯的用人原则;二则,也有实际的考量,他是为便於李元吉统合晋阳城内的守军与李孝基等部的援兵。

起兵至今,他一向都是李渊身边最首要的臣佐。李渊自称大将军时,他为大将军府的长史;入据长安后,赐给他了良田千顷、甲第一区、物四万段,犒赏之厚,无人可比;随之,李渊自称大丞相,他又被任命为大丞相府长史,爵位亦从闻喜县公进封为了魏国公,食邑三千户。

某种程度而言,晋阳的沦陷,能够说是李渊直接形成的。

李渊不提这点还好,他这一提起,李建成攥了攥拳头,差点拍在案上,愤怒之气腾腾的就上来了,忍不住说道:“三胡真是混闹!不肯还救晋阳,贻误军机,导致晋阳沦陷!”

西河郡是他兄弟俩一块儿率军打下的,霍邑之战亦是他兄弟俩并肩上阵,打赢的宋须生。

李渊刚太原起兵之初,李建成、李世民这兄弟俩共同得不错。

李世民连连点头,说道:“阿耶,裴监此言,想当然耳。”

比如在打蒲坂时,裴寂就建议先攻蒲坂,打下后,再夺长安,以免腹背受敌,而李世民、刘文静的定见,就与他截然相反,主张应绕过蒲坂,直接攻取长安,操纵速率和奇袭获得先机。终究,这两种定见,李渊固然并用之,采纳了折中的计划,一边既主力速夺长安,一边留兵持续攻打蒲坂,但从长安很快就被唐军所得这件究竟能够看出,李世民等的定见显才精确。

李世民果断地答道:“樊哙何足一提!只需步骑三万,阿耶,儿臣必然能为阿耶光复河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