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 第三十六章 河山壮盛天日表

第三十六章 河山壮盛天日表[第1页/共4页]

旁顾整齐进步在官道上的行军军队,数万步骑混编的雄师,如同一条望之无尽的钢铁大水。

远方是仲夏季光下的渭北平原,苍茫的天空下,一片片的黄土塬以刀削斧劈般的刚硬线条延长至天涯,沟壑纵横如大地裂开的经脉,野草与酸枣树肆意发展,合以麦浪,铺满官道两边的田野,绿意倾泻在焦黄的底色上,仿佛兵士盔甲上的班驳锈迹,透着一股原始的生命力。

“大王,窦建德急报,唐军出吉昌,主将宇文歆、李靖,似欲攻我,前锋已至昌宁北。”

“大好国土,壮哉盛哉!天下兴亡,在於我辈,济世安民,我之夙愿!既复河东,还灭薛举,十万劲旅出关,山东之地,何足扫定?上应天命,下应民气,革隋以代者,必我唐也!”他打马一鞭,迎着骄阳,驰向火线。

李道宗比李道玄的春秋大些,只比李世民小一岁,本年虚岁十九了。他堂兄弟两人,或与李世民春秋相称,或起码相差不大,因与李世民的干系都很靠近,特别李道玄,对李世民最是崇拜。也恰是以,非论平常的穿着打扮,包含言行做派,李道玄都极力仿照李世民。

向前,便是河东西界。

怎能不忧愁?

这话说了跟没说一个样,李世民略微绝望,但没有表示出来,晓得再问陈叔达,定也问不出甚么了,便不再多问,笑道:“我雄师到后,光复绛郡之日,尚需多赖公为我安抚士心。”

临汾郡与绛郡交界,陈叔达在绛郡当了多年的通守,不但熟谙绛郡情面,临汾郡的情面也熟。

“请公来见,是为一事。公故为绛郡通守,熟知绛郡等地。新得军报,李善道才攻陷了临汾县城。我想问问公,绛郡、临汾郡的士吏,有无可用者?”李世民立在道边,扣问说道。

担当标兵任务的轻马队,分离远处,驰行如黑鹰掠地。上万的马队主力,部分行在行军行列的最前,部分从行在步兵的侧翼,战马的鬓毛飞扬如乌云压境,马蹄踏地,声似闷雷转动。步兵步队的盾牌、兵械反射阳光,连成一片银海,长枪如林,弓弩如棘,旗号连绵数十里,上绣的“秦公”、“太原道行军大元帅”等字眼与诸部将领的旗号猎猎生辉。

固然已经四十多,快五十岁的年纪,陈叔达还是风韵绰约,只见他到了李世民马前,躬身施礼,举止行动之间,端得是风采明瞻,行动方雅,不愧是世代崇高,南陈宗室以后。

陈叔达恭声应道:“仆敢不竭忠极力,为殿下效力。”

三个阶段的用兵,归根结底,采纳的还是“先弱后强、分而破之”的计谋目标。

起了风,掠过塬顶,卷起沙尘如千军万马奔腾,吼怒声与身侧不远的渭水的轰鸣遥相照应。

房玄龄发觉出了李世民安闲自如的神态之下,隐含的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