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万载第一[第2页/共4页]
程昂却道:“赵夫子,那日比武之过厥后如何?”他做平卢军的内应,本令人不齿,但他却涓滴不觉得耻,还自顾诘问赵蕤。
江朔此前看葛如亮与南霁云等人脱手,已得窥武学之妙,方才与二何弟兄过招,他虽只会遁藏不会还手但得赵蕤暗中互助,因此涓滴不觉刀剑之可怖,反而感觉新奇风趣的很。他听赵蕤说四人比武到厥后,竟然开端自创武功,不由心神驰之,脱口而出道:“如此乐事,可惜我晚生三十年未能躬逢其盛。”
江朔点头道:“说的有事理。”
赵蕤道:“他如何不知?只是司马老道事前和他言明,比的是武学招式的凹凸并非小我工夫的高低,北溟子要争这万载天下第一,当然不能说不准别人用几样工夫合起来和他比试,因难堪保后代不会出个奇才,身兼数项绝学。何况当时他对本身所创的两门工夫非常自傲,觉得天下武功无出其右者。”
赵蕤倒也不觉得意,道:“那日比武么,便是北溟子出一招,我们三人出一招,两边或说或比划,虽不比武相斗,但大师都是会家子,看对方出招便知本身可否抵敌,如此拆了三日三夜,凭虚比武只怕有上千招,始终不分胜负,实在北溟子出招,内功、轻功步法、招数都是本身的,我三人出招倒是集三家之长。用的是司马承祯的内力,独孤问的步法和夫子我的短打伎俩。是以北溟子所述武功是使得出来的,我三人所述工夫却实在是使不出来的,当然不是说做不到,而是要使出我们口里所说的工夫,须得一人晓得三家的工夫,但正一内功、飞燕穿星、乾坤掌法这三门工夫均需下三十年以上的苦功,乃至于平生苦练也一定能有大成,如何能有旁暇去练其他工夫呢?就算谁能寿活百岁,把三样工夫都练熟了,届时也已大哥力弱,不堪一战了。是以说北溟子一人身兼两项绝艺,其聪明才干可说已是世无敌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