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武侠仙侠 - 大唐山海行 - 第686章 万人一冢

第686章 万人一冢[第1页/共4页]

世人商讨已定便卸了吐蕃人的兵器,任他们本身自灭去了,前面白蛮雄师不出一日便到,自会缉拿,无需他们操心了。

段俭魏仿佛看破了江朔的苦衷,低声道:“看来李将军是故意赴死,才会马踏铁桥……”

江朔心道不错,道:“那我们就去太和城一遭,不过江某有言在先,吐蕃和范阳俄然可爱,害死李将军的首恶我却也饶他不得。”

白叟道:“现在战事已平,从铁索桥上就能渡河,走……我带你们前去。”

空空儿更加奇了,道:“李宓在出征前说的话,老丈如何会晓得?”

再往上看去,别引一条山溪进入西洱河,溪河订交处有一小城,想来便是子河和新筑的玉龙关了。龙尾关河玉龙关为西洱河和子河所环抱,背枕险要的苍山,确是易守难攻之地,此地间隔西洱河宽广处不敷五里,若不管守军,自渡河打击太和城,关中守军冲出掩杀,便可截断西洱河归路,是以是难攻却不得不攻的关隘。

江朔当时就明白了,那吐蕃人说错了一节,李宓没有向上寻觅渡河之处,他坠河之处就是在这座吊桥上。

为仇敌离碑,阁逻凤怕是古今第一人,其言辞悲切更令人嗟叹,读到最后称唐军为“兄弟”,莫说江朔是唐人,连柳汲、段俭魏都冷静拭泪,空空儿自夸“空空”,却也唏嘘了一阵。

世人走近了才发明这些人并不是军兵,多是本地农夫百姓,老的长幼的少,仿佛四周的乡民都来了,段俭魏拉着一老翁问道:“老丈,你们在这里做甚么呢?”

作为守军,采取此战略,不成言错,但李宓作为统军大将,如何会看不出有诈?

段俭魏指着龙尾关的一条河道:“前面所见宽逾数里的是西洱河,这里不敷五十步的也是西洱河,试想把这么宽的河水放到这么窄的处所,其流速如何?”

世人策马走近,才发明西洱河南岸的地盘像被巨犁翻耕了一遍普通,深沟高垒密如蛛网的交叉在一起,这些堑壕令唐军没法构成军阵,同时可藏匿小股守军,骚扰唐军,如许唐军没法阐扬军器的能力,堕入单打独斗,南诏人悍勇却也不输唐军。

江朔沉默很久,道:“但是他这一死,却害了数万唐军将士。”

大碑尚未刻结束,只见有石工在刻最后一段笔墨,那是阁逻凤亲书的悼词,只见碑上墨书曰:“君不正而朝纲乱,奸佞起而害忠良。生乃祸之始,死乃怨之终。呜呼悲哉!唐师阵亡兄弟!”

江朔不明就里,段俭魏等南诏人却知是如何回事。段俭魏道:“不劳老丈带路,我们识得路途。”

这座铁索吊桥正对着玉龙关,其下河道湍急,丈许宽的桥面上另有几处有工匠再补桥板,可见所谓换成朽木的吊桥就是这座,战事结束后,才裁撤朽板换上坚固的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