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明末的边军小兵 - 第411章 移驻东郊,见卢象升

第411章 移驻东郊,见卢象升[第1页/共3页]

他刘博源莫非不晓得,对于大明朝来讲,清军也只是疥癣之疾罢了,流贼才是亲信大患。

因而,杨嗣昌遂将刘博源的这支勤王雄师,调遣到卢象升的帐下听令。

心中盘算了主张的杨嗣昌,当即也不再多劝,只是叹了一口气道:“刘将军,既然你一力对峙以抵抗清军为主,那本兵部也不想多劝了。”

这庞大的反差,自是让统统的勤王兵马心生不满,暗骂寺人误国。

崇祯十一年十月二旬日。

此人恰是总督天下勤王兵马、兵部尚书、暂代宣大总督的卢象升。

刘博源见机的站起家来,向杨嗣昌告别拜别。

卢象升满脸笑容,赶紧虚扶起刘博源,亲热的道:“本来是镇国将军领兵来援,快快请起,不必多礼了!”

刘博源站在辕门外,目光望向大营内。

但是,谁让刘博源这么的不见机,惹得杨嗣昌不悦。

“哈哈哈!”

帐内的一众将官,仓猝跟在卢象升的身后,走出了营帐。

世人这才面色欢乐,眼中暴露但愿的光芒。

“此次进京勤王,兵战凶危,可要重视安然,切莫与清军死战!”

正在帐内议事的卢象升,听得内里喧华的动静,不由眉头一皱。

“走,都随本督前去驱逐一番!”

卢象升笑着道:“这斩获了千余清军首级,但是大功一件啊!”

刘博源所领威武军,终究赶到了京师东郊驻地。

“自清军寇关至今,还从未见到有哪支勤王兵马有如此军功!”

杨嗣昌的意义很较着,就是要让这个年青气盛的镇国将军,尝一尝清军的短长。

本来遵循杨嗣昌的安排,是筹算将刘博源调往京师西郊的高起潜帐下听令。

......

自昌平城分兵至今,他们就没有获得任何的勤王救兵。

大营较着被豆割成几部,且相互间又有士卒扼守,显得错落有致。

“嗯!”

这从中能够看出,这统军大帅很有才气。

卢象升一样是面色欢乐,久违不见的笑容再次闪现在脸上。

光阴至今,卢象升的麾下还是那三万兵马。

他们等这一刻,等的太久了。

反观西郊的高起潜所部,拥兵四万之众,且粮食又是足额供应,从未完善。

十月二旬日,下午。

“这位是宣府总兵杨国柱杨将军!”

“帐外何故鼓噪?陈参将,你速去内里一探!”

先容完杨国柱,卢象升又对着一名将抢先容道:“刘将军,这位是山西镇总兵虎大威虎将军!”

大营以外。

杨嗣昌面色有些丢脸,脸上驯良的笑容也消逝不见。

但是,世人却没有指责他的失礼,目光全都望向陈安。

卢象升对劲的点点头,又道:“如果我大明官军,皆如镇国将军这般用命,何愁清军不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