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移驻东郊,见卢象升[第2页/共3页]
“自清军寇关至今,还从未见到有哪支勤王兵马有如此军功!”
“多谢杨兵部体贴,下官晓得!”刘博源抱拳施礼,面带感激之色。
帐内的一众将官,仓猝跟在卢象升的身后,走出了营帐。
刘博源顺势起家,面向世人。
卢象升笑着道:“这斩获了千余清军首级,但是大功一件啊!”
刘博源见机的站起家来,向杨嗣昌告别拜别。
“此次进京勤王,兵战凶危,可要重视安然,切莫与清军死战!”
光阴至今,卢象升的麾下还是那三万兵马。
让你直面对战几万清军,看你还能不能硬气起来。
“些许斩获罢了,当不得督臣念叨!”刘博源谦善的回道。
年青人,是该先尝尝苦头,才会挑选诚恳的听话。
刘博源站在辕门外,目光望向大营内。
“听闻镇国将军在太原府繁峙县,还毁灭了一个甲喇的清军?”卢象升猎奇的扣问道。
陈安点点头,回道:“是的!”
见到卢象升亲身出营驱逐,刘博源不敢怠慢,仓猝上前一步,抱拳躬身道:“下官延绥镇榆林中路副将刘博源,见过督臣大人!”
这庞大的反差,自是让统统的勤王兵马心生不满,暗骂寺人误国。
可现在倒好,这刘博源不但不附和本身的当政理念,反而还力劝本身以抵抗清军为主。
反观西郊的高起潜所部,拥兵四万之众,且粮食又是足额供应,从未完善。
自昌平城分兵至今,他们就没有获得任何的勤王救兵。
杨嗣昌悄悄的点点头,随即端起桌上的茗茶,悄悄的抿了一口。
卢象升对劲的点点头,又道:“如果我大明官军,皆如镇国将军这般用命,何愁清军不灭!”
“帐外何故鼓噪?陈参将,你速去内里一探!”
不一会儿的工夫,陈安便返了返来。
“好一个将士用命,不惧存亡!”
崇祯十一年十月二旬日。
“自是如此!”刘博源恭敬的点头应道。
“走,都随本督前去驱逐一番!”
只是那略显蕉萃的神采,平增几分了忧色。
卢象升神采严厉,当即命人出营一探究竟。
但是,世人却没有指责他的失礼,目光全都望向陈安。
“哈哈哈!”
“啊?真有救兵到了?”一个略显年青的声音欣喜的叫道。
“镇国将军此时领兵来援,真是及时雨啊!”
本来遵循杨嗣昌的安排,是筹算将刘博源调往京师西郊的高起潜帐下听令。
“督臣,有救兵,有勤王救兵来了!”陈安面色欢乐的道。
因而,杨嗣昌遂将刘博源的这支勤王雄师,调遣到卢象升的帐下听令。
作为卢象升的亲信参将,陈安当即抱拳领命,回身出了营帐。
正在帐内议事的卢象升,听得内里喧华的动静,不由眉头一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