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卖画[第1页/共3页]

因而,他亲身遴选了几名虔诚无能的钦差大臣,押送银两前去北方灾区,并下达严令:“每一文银子,皆是百姓的拯救钱!如有官员敢调用一文,必斩不赦!”

灵月放下茶盘,眨了眨眼,说道:“奴婢听闻,朝臣们都说陛下公然是天纵之才,连卖画这般的‘险招’都想得出来。他们还说,您是早推测他们不敢让您卖画。”

同时,他命御史台全程监督,随时上报款项去处。

就在现在,内阁首辅温体仁安闲上前一步,缓缓跪下叩首:

他目光如刀,环顾群臣,冷声问道:“朕的先祖打下这江山,是为了百姓安居乐业,还是为了让你们争论这等虚文之物?若连画作都重于民生,大明何聊天下长治?”

陈晨一声嘲笑,声音蓦地拔高:“朝堂高低,百官林立,莫非就无人能为百姓分忧?你们只知国库空虚,却不知民气已尽!”

朝廷高低,闪现出一片捐资救灾的高潮,本来因灾情而沉重的氛围,开端有了一丝转圜的但愿。

这些银两被敏捷用于施助哀鸿、补葺地步和重修灾区。每一笔款项的利用都被详细记录,按陈晨的旨意,必须清清楚楚,毫厘不差。

夜晚,御书房内灯火透明。陈晨单独站在书案前,翻阅着赈灾的最新奏报,神采略显怠倦,却又透着一丝欣喜。

他话音未落,户部尚书徐光启亦出列跪奏:“陛下,国库早已空虚,各地税银难觉得继。若此时大范围减税,恐怕救民未成,反而激发更大的动乱。”

温体仁垂首不动,语气诚心:“陛下心系百姓,臣等若不能分忧,岂配身居朝堂?此时正需君臣同心,方能共渡难关。”

灵月冷静退下,御书房内又规复了喧闹。

话音刚落,文官一列中,一名身着红袍的老臣出列,恰是礼部尚书周廷赐。

他的目光在群臣之间扫过。礼部尚书周廷赐垂首不语,户部尚书徐光启额头排泄盗汗,其他朝臣更是大气不敢出,殿内氛围凝重如霜,压得人喘不过气。

此言一出,合座惊诧,王承恩更是神采骤变,扑通一声跪地:“陛下!此画乃国宝,先祖所传,意味大明文脉,岂能等闲外卖?”

“陛下!此画乃先祖所留,承载了大明百年文脉与气象,若等闲外流,难道屈辱祖宗?臣请陛下三思!”

群臣齐声高呼:“谨遵圣旨!”

他走到窗前,昂首望着敞亮的月光,思路垂垂飘远。

陈晨一袭明黄龙袍端坐于龙椅之上,神采凝重。他环顾合座文武,略一沉吟,开口说道:“山东灾情惨烈,百姓流浪失所。朕决意马上减免灾区税赋,并拨银赈灾,以解百姓之困。”

陈晨冷冷说道:“东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这时,灵月端着一盏热茶轻声走来:“陛下,茶凉了,您歇会儿吧。”

“山东饥民各处,已是民不聊生。朕觉得,救民之困乃朝廷之责,岂能袖手旁观!你们却只顾及军资与国库,从未想过百姓的痛苦!试问,军资是为了谁而用?国库是为了谁而开?若百姓尽失,又谈何边防与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