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严惩不贷[第1页/共5页]
朱瀚微微一笑,拍了拍朱标的肩膀:“你公然聪明。没错,凡政务实施,皆需有效果考评,不然便会流于情势。此事,可与监察司联络,令其派员暗访,一旦发明虚报,严惩不贷。”(本章完)
人群中,一个年青的读书人闻言,拱手朗声说道:“殿下公然贤明!百姓心声若能及时上达,天然不会再被欺瞒,敢问殿下,这‘民情登记册’如何运作?”
李县令赶紧点头应诺,脸上尽是欣喜之色。朱标缓缓起家,环顾堂中世人,朗声道:“本日商讨至此,各位归去以后,务必细查田亩,按本日所议之法,一一实施。凡有疑虑,可随时上报,本宫与王爷亲身过问。”
朱瀚端坐于上,神采沉稳,缓缓道:“李大人所言甚是,本日之事,旨在问策于民。各位如有良策,尽可直言。”
堂下,一名年过半百的乡绅拱手站起,神采寂然:“王爷所言极是。草民觉得,江南阵势平坦,田亩漫衍规整,易于测量;可北地丘陵连缀,地步犬牙交叉,若一概而论,恐难公允。”
朱标望着远处贩子,见百姓们神采安宁,不由轻叹道:“皇叔,本日之事虽已初见效果,可真正要让百姓得实惠,仍需光阴。”
正说话间,一名锦衣卫快步而来,拱手禀报导:“殿下,王爷,李县令叨教明日再度调集乡绅,商讨丈田以后的细则,是否应允?”
朱瀚淡淡一笑,目光通俗:“李大人所言有理,但是试点之事,须得慎重。若仅在富庶之地推行,不免流于大要。应被拔取地形、民情各别之地,方能窥得全貌。”
夜幕来临,轻风轻拂,朱瀚与朱标徐行走在县衙后院的青石小道上,远处传来百姓的欢声笑语,仿佛全部昌平城都沉浸在一种久违的安宁当中。
朱瀚负手而立,目光沉寂如水,缓缓说道:“标儿,你说得不错。政务如同治水,疏胜于堵。如果一味强行推动,处所官员不免生疑,乃至阳奉阴违。此次我们虽胜利改正了昌平的题目,可其他处所一定大家如李县令这般……‘共同’。”
百姓们听罢,纷繁鼓掌称快,氛围愈发热烈,很多人乃至冲动得流下热泪,感慨道:“有殿下在,我们的日子总算有盼头了!”
他目光一转,落在堂中世人身上,持续道:“若无章法,民意或成私意,士绅当中,不免有以私废公者。若设立议事堂,必须制定则程,明白职责,确保公道。”
朱瀚看着这统统,心中微微一松,轻声对朱标道:“标儿,本日只是开端,此后我们需更加详确,以免这些人再钻空子。”
朱瀚微微点头,环顾在场世人,缓缓说道:“本日之事,并非只为昌平一县,朝廷但愿推行于天下,故此,需求诸位乡绅群策群力,共同为百姓谋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