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49《迁都北京》

明朝那些事49《迁都北京》[第3页/共5页]

跟着奉天殿的主体布局渐成,木作班的活儿越来越邃密。周木工被调去给殿内的梁架画彩画,朱砂、石青、石绿调在瓷碗里,用狼毫笔一笔笔描着缠枝莲纹。昂首望着矗立的梁架,阳光从尚未安装窗棂的洞口照出去,在彩画上投下细碎的光影,恍若置身云端。

周木工昂首望着星空,北斗七星在夜空中格外敞亮,仿佛连接着千里以外的紫禁城。他想起奉天殿梁架上的彩画,想起金砖上的刻字,想起十四年来的点点滴滴——本来这迁都的豪举,向来不是皇上一人的定夺,而是天下无数像他们如许的百姓,用汗水、泪水,乃至生命,一砖一瓦堆起来的。

篷车轱轳碾过青石板时,周木工隔着帘子瞥见虎娃趴在巷口的老槐树上,小胳膊冒死挥着,阿巧的身影缩成个小灰点,垂垂被扬起的灰尘遮住。车出了城门,路边的稻田刚插完秧,青蛙在水田里呱呱叫着,远处的紫金山在雾霭里若隐若现,像幅没干透的水墨画。

“他爹,晌午煮了绿豆汤。”媳妇阿巧端着粗瓷碗出来,鬓角的碎发沾着水,围裙上还印着面盆边沿的蓝斑纹。周木工昂首时,瞧见她手腕上那串桃核手链——还是结婚那年他在秦淮河边捡的桃核,一个个磨得发亮,现在早被年代盘出了包浆。

喜好九州官方志请大师保藏:九州官方志小说网更新速率全网最快。

可等他们到了紫禁城工地,才发明热烈都是外头的。工地上搭满了脚手架,成百上千的工匠在夯土筑基,夯歌声震天响,脚底下满是没膝的黄土,风一吹眯得人睁不开眼。周木工被分到木作班,跟着班主去看木料堆场时,眸子子都差点瞪出来——整座堆场望不到边,金丝楠木堆得比三层楼还高,柏木、松木、杉木分门别类码放着,树身上还带着蜀地深山里的青苔。

攥着那块刻驰名字的金砖,周木工的眼眶发热。他想起离家那日阿巧的眼泪,想起虎娃抱着他腿哭的模样,想起朱雀巷的老槐树和青石板。本来这千里以外的紫禁城,每一块砖、每一根木,都连着天下百姓的心血,就连自家媳妇,也用这类体例,在这弘大的宫殿里留下了一丝陈迹。

捧着锦囊回到工棚,弟兄们围上来分钱,都说跟着周木工沾了光。张徒弟把碎银放在草席上数了又数,俄然笑说:“等咱把紫禁城修完,回家能吹一辈子牛了,咱但是给皇上盖宫殿的人!”

巷子深处俄然传来马蹄声,铁蹄敲在石板上像砸锅似的。周木工手一抖,刨刀在松木方剂上划出条倾斜的印子。打前头跑过来的小顺子边跑边喊:“周叔周叔!官府的人来巷口贴布告了!说是要修北都城的宫殿,招天下的能工巧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