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玄幻奇幻 - 九州民间志 - 明朝那些事50《郑和下西洋》

明朝那些事50《郑和下西洋》[第2页/共5页]

船队返航那天,忽鲁谟斯的国王送了一船的奇珍奇宝,另有两端长颈鹿。海员们从没见过这类植物,脖子比桅杆还高,吃起树叶来像扯帆似的。阿福趴在雕栏上看长颈鹿,俄然说:“阿海哥,这鹿的脖子这么长,是不是能瞥见故乡的云彩?”

海风从窗缝里钻出去,带着咸涩的潮气,却又带着家的暖和。林阿海望着屋顶的琉璃灯,想起在古里瞥见的星空,想起在锡兰捡到的贝壳,想起在忽鲁谟斯遇见的白叟。本来这十年的帆海,不但带回了奇珍奇宝,更在每小我内心,种下了一片大海,一片连接着千万里以外的、充满温情与但愿的大海。

船队分开占城那天,林阿海瞥见岸上有个穿蓝纱的女人,追着船跑了老远,手里举着串椰壳铃铛。他俄然想起阿月的话,从速取出银哨吹了声,女人愣了一下,把铃铛抛上船面,回身时纱裙像朵开败的蓝花。

“这是我年青时去过刺桐城,画给女儿看的。”白叟摸着画纸,眼里出现泪光,“可惜她没见过真正的中国瓷器,客岁就去了真主那边。”林阿海鼻子一酸,把随身带的青花瓷碗送给白叟:“老伯,这碗你留着,就当你女儿见过了大明的瓷器。”

第二次下西洋时,林阿海已经升为船头的小管事。返航前,阿月抱着已经三岁的小虎来送他,孩子趴在他肩头不肯下来,小手指抓着他的衣衿,把新缝的盘扣都扯松了。“别贪玩,听你娘的话。”林阿海亲了亲孩子的额头,闻到阿月身上熟谙的艾草味——那是她给船队筹办的防蚊香囊,缝了整整一夜。

船队分开锡兰时,岸上的百姓捧着花环来送,孩子们把茉莉花撒在船头。林阿海望着垂垂远去的岛屿,想起昨夜在乱军里捡到的贝壳,边沿有锯齿状的斑纹,像极了小虎画的波浪。他把贝壳收进怀里,想着回家能给孩子做个挂坠。

“爹,你下次出海带我去好不好?”小虎晃着他的手,“我能帮你掌舵!”

林阿海挑了盏蓝色的琉璃灯,灯罩上画着波浪和鱼群。付钱时,卖灯的白叟俄然说:“这灯是我女儿做的,她总说,大海的那边有个奇异的国度,那边的女人会用瓷器养花。”白叟取出块羊皮纸,上面画着恍惚的泉州城,另有个扎着双髻的女子,捧着瓷瓶站在海边。

“都起来吧。”郑和的声音带着云南口音,浑厚得像老船木,“本日祭海,不为别的,就图个风调雨顺,让咱大明的船队,把皇上的德化传到天涯天涯。”

“阿海,你看!”阿福扯了扯他的袖子,指向宝船船头。郑和亲身握着朱砂笔,在龙头眼睛上点了两下,金箔贴的龙鳞俄然像活了似的,在海风里泛着粼粼波光。不知谁起的头,人群里响起整齐的号子:“顺风顺水——四海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