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51《煤山槐树缢鬼》[第1页/共4页]
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进了京,烧杀劫掠,煤山也遭了殃。槐树剩下的半棵树被砍了,说是要拿归去当柴烧,可刚锯断树干,就见树内心排泄红水,跟人血似的,吓得洋鬼子扔下锯子就跑。厥后有人把剩下的树桩子刨了,却在底下发明个铁盒,内里装着半卷残破的《明宫词》,笔迹已经恍惚,可还能看出“煤山槐叶冷,君王带血啼”这两句。
申时三刻,李自成的雄师撞开了紫禁城的大门。住在西直门外的李娘子正在给孩子喂奶,闻声远处传来马蹄声,怀里的娃娃俄然哇地哭起来,如何哄都不断。她昂首瞥见天涯飘来一片黑云,正往煤山方向压,云底下仿佛有小我影在晃,细心一看,竟是棵槐树的影子,枝桠张牙舞爪的,像要抓人似的。
不管是真是假,这煤山槐树的故事,就像老槐树上的年轮,一圈圈刻在都城里,刻在老百姓的嘴里。你如果路过景猴子园,瞥见棵新栽的槐树,枝叶富强的,说不定就是当年那棵老槐树的子孙,带着前朝的露水,带着亡国的哭声,在风里晃啊晃的,把那些没说完的故事,说给每一个情愿听的人。
到了道光年间,煤山的槐树已经老得不成模样,树干中间空了个洞,能钻进个七八岁的孩子。有回暴雨,雷劈中了槐树,烧了半棵树,可剩下的半棵还活着,第二年春季又冒出新芽。住在四周的白叟说,这是皇上的灵魂不散,护着槐树呢。那会儿有个走街串巷的平话人,姓王,自称是王承恩的先人,常在槐树下讲古,说他祖上托梦,让他把崇祯帝临终前的话记下来:“朕非亡国之君,臣皆亡国之臣。”说得听书的人都掉眼泪,连槐树枝上的鸟都不叫了。
民国初年,有个叫柳如是的女门生,在煤山遗址上瞥见半截槐树桩,上面还拴着半截生锈的铁链。她蹲下来摸了摸,俄然闻声有人在耳边说:“女人,帮我给后代带句话,就说崇祯十七年的煤山,槐树着花的时候,皇上的白绫是绣着龙纹的,王公公的鞋上补着七个补丁,他们不是昏君奸臣,是把本身赔给了一个烂了根的王朝。”柳如是昂首看,四周没人,只要一阵风过,槐树桩上的青苔动了动,像是有人点了点头。
等李自成的兵冲上煤山,瞥见崇祯的身子在槐树下闲逛,脸上的血已经凝了,指甲缝里还掐着片槐叶。阿谁叫小顺子的寺人躲在树后,瞥见闯王的人要砍槐树,俄然闻声树里传来“咔嚓”一声,像是骨头断裂的响,接着槐树的枝干上排泄红兮兮的汁水,跟人血似的。厥后有人说,这槐树成了精,晓得替皇上挡灾,可更多的人说,这树沾了天子血,今后就有了怨气,每到月黑风高,就能瞥见槐树下有个白影子闲逛,跟着人哭夜。
那夜以后,陈廷敬常去槐树下坐着,听那影子讲前朝的事。影子说本身不是皇上,是王承恩的幽灵,附在槐树上了。“皇上咽气的时候,我就吊在中间的枝桠上,”影子摸着葫芦上的刻痕,“绳索勒进脖子的那会儿,闻声槐树在哭,每片叶子都在抖,像是替皇上委曲。厥后清兵来了,给槐树拴了铁链子,说这是‘罪槐’,可皇上有甚么罪?他不过是接了个烂摊子,熬了十七年,把本身熬成了个灯油将尽的灯芯。”